赵闯:重述恐龙故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赵闯:重述恐龙故事 赵闯绘制的哈密翼龙生活场景 恐龙故事   原本该是普通的一天。地上筑起的小土堆是巢,一只雌性窃蛋龙正坐在中央,灰褐色的羽毛轻轻覆着,守护着20多个即将破壳而出的孩子。其中一只活跃得早,一下,两下,用小脑袋顶着开裂的白色蛋壳,不一会儿,就探出头来。窃蛋龙妈妈很是欣喜,跟丈夫一起好奇地看着。   它们的快乐却未持续多久。突变的天色随即转化成暴风骤雨,一场洪水即将袭来。窃蛋龙夫妇为了生存,只得逃命。妈妈衔起唯一露头的新生儿带走了。就在一旁,另一只细长的恐龙蛋里,小小的胚胎也在躁动着。恐龙妈妈来不及注意这些,洪水就淹没了一切。   这是赵闯拍摄的第一部动画短片讲述的故事。看到短片结尾,一个刚刚开始悸动的恐龙生命消逝了,骨骼风化在了岩石里,竟有些伤感。   8600万年后,这枚恐龙胚胎化石在河南西峡盆地被发现,它就是路易贝贝(Baby Louie)。路易贝贝不仅生前命运悲惨,身后也历经曲折。1993年,完整的胚胎化石在河南被发现,不久后流失到美国,直到2013年才回到河南。   “它是一个亲情故事,也有灾难情节,而且所有道具和制作在我的工作室里都能实现。”对赵闯来说,一切条件都恰到好处。   全片90%的画面来自他的手绘,实景只有一处,搭在工作室外仅有二三十平方米的院子里,是圆形的土堆,周围整齐地排列了22枚用树脂材料手工仿制的恐龙蛋。排列方式当然有讲究。“蛋窝是两两一组排列的。因为根据研究,有亲子行为的肉食恐龙都会把蛋围成一窝,整齐排列,跟现在鸟类不一样。比如大型鸟类鸵鸟,它就把自己的蛋扔在地上就完了,恐龙的生活比现代的鸟类精致很多。”一进入恐龙话题,赵闯就打开了话匣子,每种恐龙的生活习性、最新研究成果好像都有序地存储于他的脑子里,可以随时调用,滔滔不绝地讲述。   他提示我注意片中恐龙行走时的姿态,“这是很多人都不会去注意的。恐龙这种动物在移动的时候头部会保持精准的位置,它们的身体在动,但头不会动”。这又涉及一项科研成果,恐龙的脑腔里控制平衡的元神经比其他动物都要发达。有些恐龙两条腿走路而且移动迅速,“如果没有超级发达的平衡系统就完了”。8吨重的动物一旦摔倒,后果不可估量,被其他同类吃掉也未可知。   此前对恐龙毫无了解的我,看着片中窃蛋龙夫妇的形象吃了一惊。母亲有着从头到脚的灰褐色羽毛,父亲的羽毛却是鲜亮的蓝色,长长的脖子带着点儿白,像变了色的鸵鸟,头上还多了一只冠。“他爸妈长得不一样,这就是特别神奇的地方。”两性差异在恐龙世界是一个常见现象,“现代鸟类是恐龙的直系后代,是没灭绝的恐龙。从很多鸟身上就可以看到明显的两性差异,比如孔雀、鸵鸟,母鸵鸟身上是灰褐色,公的脖子是红的、身上是黑色。鸡也是一样,公鸡头上有冠,身上的羽毛是炫彩色的,可母鸡身上就只是灰色。”赵闯所说的恐龙与现代鸟类的关系,是目前学界关于鸟类起源的一个主流观点。而窃蛋龙所属的兽脚亚目中,已经发现多种有羽毛恐龙。路易贝贝父母的形象,就是根据这些已有认知类推重建的。   赵闯通过这种手法,已经完成了上千种恐龙的形象复原,出版了多部科普书籍,用生动的图像来讲述远古的恐龙故事。不过,读者们总是会有相似的疑问:这种复原可靠吗? 科学复原   赵闯创作的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复原作品并非恐龙,而是生活在1.25亿年前的哺乳动物――远古翔兽。   2006年,这种带翼膜的哺乳动物化石在内蒙古宁城被发现,将哺乳动物滑翔的记录提前了7900万年,是当年古生物界的一项重大发现。不久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学者们向英国《自然》杂志投稿,介绍了这种动物。   就在文章即将发表之际,作者之一的中科院研究员汪筱林通过古动物网论坛找到了赵闯。东北大学二年级学生赵闯躲在用户名“draw”背后,将自己画的一幅幅恐龙彩色素描上传到论坛,与同好们分享。汪筱林看到这些栩栩如生的形象很惊喜,他们正想为新发现的远古翔兽画一幅形象复原图作为文章配图,赵闯记得汪筱林当时对他说,图片好的话,或许可以冲击《自然》杂志的封面。 赵闯绘制的三角龙 恐龙胚胎化石“路易贝贝” “路易贝贝”胚胎复原图   赵闯从小学开始自发画恐龙,到读大学时,已经有十几年时间。“小时候更多是通过模仿和想象去画,大学我想进行严肃创作,于是开始学习生物知识,去考虑恐龙的骨骼结构。”通过自学,他对古生物知识有了基础性的掌握。但是帮科学家们做起形象复原,一上来还是遇到了知识困境。“主要是动作问题。当时说哺乳动物要比爬虫类灵活嘛,能上树,那我就想象它像猴子一样,特别灵活。”论文里只描述了翔兽的身长、臂长、腿长,赵闯按照这些数值,根据对现代动物的理解和想象,做了数个构图。结果最后被科学家们选用的,却是他认为最不好的一张。后来他反思,那些在画面上有冲击力的构图,并不符合远古翔兽的特征。“这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