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87例结肠黑变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结肠黑变病的相关致病因素以及与结肠息肉、结肠肿瘤的关系。方法 对结肠镜检出并经病理证实的87例结肠黑变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7例中67例便秘,59例有服用泻药史。伴发结直肠息肉22例,伴发肠道肿瘤4例。结论 结肠黑变病主要与长期便秘、滥用蒽醌类泻剂有关,可能与结肠息肉、结肠癌及溃疡性结肠炎有关。
关键词:结肠黑变病;结肠镜;便秘
结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MC)是指结肠固有膜内巨噬细胞含脂褐素样物质的一种黏膜色素沉着性病变。是一种少见的非炎症性、良性、可逆性的疾病[1]。近年随着结肠镜检查的普及,结肠黑变病的检出率明显增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对3702例行结肠镜检查,发现并经病理活检证实的结肠黑变病87例,检出率2.35%,其中男36例,女51例,年龄16~81岁,平均年龄(52.50±10.32)岁,60岁以下35例,60岁以上52例(59.77%)。
1.2MC内镜下诊断 内镜下表现为结肠黏膜呈棕褐色或黑褐色色素沉着性改变,呈现出颗粒状、网格状或豹皮、蛇皮样改变,并观察病变主要分布肠段及合并息肉肿瘤情况。
1.3MC分度 Ⅰ度呈浅黑褐色,类似豹皮,黏膜血管纹理隐约可见。病变多累及直肠或盲肠,或在结肠的某一肠黏膜上,受累结肠黏膜与无色素沉着的肠黏膜分界线多不清楚;Ⅱ度呈暗黑褐色,间有线条状的乳白色黏膜,多见于左半结肠或某一段结肠黏膜上,黏膜血管多不易看到病变肠段与正常肠段分界较清楚;Ⅲ度呈深褐色,在深褐色黏膜间有细小乳白色线条状或斑点状黏膜血管纹理看不见,多见于全结肠型。
1.4MC病理诊断 病理组织学表现为黑变部位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大致正常,黏膜下层增厚水肿,固有层有数目不等的含色素颗粒的单核吞噬细胞,轻者散在分布,染色较淡,重者聚集成片,染色较深,黑色素染色阳性。
1.5统计学方法 使用PSS 13.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表现及服用泻药情况 87例患者中,便秘67例,便秘与腹泻交替7例,便血10例,肠梗阻2例,腹泻1例。其中59例(67.82%)均有服用大黄苏打片、番泻叶、芦荟胶囊、果导片、麻仁润肠丸、减肥茶等泻药,用药时间为4个月~5年。8例无服用蒽醌类泻药史。另有11例年轻女性服用过减肥类产品。
2.2 MC患者分度及其分度与服药时间的关系比较:87例患者中Ⅰ度15例(17.24%)累及升结肠和回盲部,Ⅱ度29例(33.33%)累及左半结肠和直肠,Ⅲ度43例(49.43%)累及全结肠。
长期服用蒽醌类泻药的59例患者中Ⅲ度40例MC服泻药时间(34.11±16.06)月,分别与Ⅰ度7例(7.17±3.01)月、Ⅱ度12例(14.63±10.78)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3 病理组织学情况 87例患者均做活检,伴发息肉22例,其中炎性增生性息肉5例,腺瘤性息肉17例;伴发结直肠癌4例均为腺癌。其中1例是有便秘史2年,长期服用蒽醌类泻药,行肠镜及病理证实为直肠腺癌,同时合并结肠多发性息肉。
3讨论
3.1MC的检出率 国内报道本病的检出率为0.06%~5.90%[2],本组检出率为2.35%.导致该病发病率差异较大的原因可能为:对MC的认识和重视不够;受检者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当地居民的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的差异;受检者年龄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蛋白质摄入增加,纤维素摄入减少,同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加,使得便秘患者增多,服用蒽醌类导泻剂增多;因此本病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
3.2病因及发病机制 1928年Bartle提出了MC与蒽醌类泻药(73%)的关系,蒽醌类泻药的致病作用在国际上已基本达成共识[3]。这类药物导致MC的机制是:各种刺激因素诱导结肠上皮细胞凋亡,使结肠表面细胞受损,产生的凋亡细胞小体和细胞碎片被增多的固有膜巨噬细胞吞噬,经消化后的残余物移行至黏膜的固有层,形成脂褐素或其他色素,随着剂量的增加,巨噬细胞不断聚集,最终形成典型的MC[4]。荟萃研究发现,l000例MC患者中95%承认使用过蒽醌类药物,而长期服用蒽醌类泻剂的患者中73.4%发生MC[5]。本组长期服用蒽醌类泻药的59例患者中Ⅲ度MC服泻药时间明显长于Ⅰ、Ⅱ度 MC服药时间,而Ⅰ度、Ⅱ度 MC患者服泻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部分重度 MC患者虽服药时间不长,但连续服药、且服用剂量大,而部分轻度MC患者即使服用时间较长,但服药剂量偏小、间断服用,提示MC的发生与连续大剂量服用泻药相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71017_宁波新世界明楼项目汇报文件.pptx VIP
- (人教PEP版2024)英语五年级上册 Unit2 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VIP
- 劳务合同模板2025.docx VIP
- 高性能探针卡生产线项目规划设计方案.docx
- 2024年秋新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大单元整体设计 教学课件.pptx VIP
- 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的实践探索与优化路径——以晋南S村为例.pdf
- 《道路运输管理实务》第2版综合测试题.docx VIP
- 《人工智能导论》课件.ppt VIP
-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pdf VIP
- 《铁路线路养护与维修》课件全套 模块1、2 基础知识;普速铁路线路工务作业.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