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汉谚语中浅探中西文化差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英汉谚语中浅探中西文化差异   摘要:众所周知,语言与文化紧密相关。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人们常会因为文化的差异而造成误解,闹出笑话甚至产生矛盾。本文试图从语言的角度,以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谚语为载体,从价值观与道德观、生产生活以及宗教信仰三个方面探寻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以期帮助人们更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英汉谚语;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2   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它是文化的载体,又受文化的制约。不同的民族运用不同的语言传承文化、进行交流,每种语言都能或多或少的反映本民族的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状况。谚语是民间流行的简练且含有劝告或借鉴意义的熟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也最能反映一个民族文化的本质。因此,本文拟以英语和汉语的谚语为载体,探讨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为中西两方人民的跨文化交际提供帮助。   一. 价值观及道德观方面   价值观,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历史的轮转、环境的变迁以及社会的更替对人类的价值观具有决定性作用。道德观则属于社会伦理范畴,无论是法制健全的西方还是法制欠缺健全的中国,道德都能够与法律一起对人们的社会活动造成约束。而语言与文化是息息相关的,汉英两种语言中的谚语,能够生动且深刻的反映出两种社会下人们不同的价值观与道德观。   1、价值观   西方价值观以个人主义为核心,强调个性解放,注重“自我”,认为“利己”乃人之本性。西方的很多谚语都反映了这一点,如“self comes first.(自我第一)”、“everyman is nearest himself.(人人都最亲近自己)”。这种对个人价值的高度强调使得西方人十分注重隐私,“Don’t put your finger in the pie.(别管闲事)”生动体现了西方国家的隐私观念;英国也有句谚语叫“An Englishman’s home is his castle”,直译过来就是“英国人的家就是一座城堡”,城堡需要守卫,这充分体现了西方对个人空间的尊重。同时,对个人价值的尊崇也使得西方社会鼓励竞争,倡导人们应无所顾忌的去追求发展,如“All is fair in love and war.(恋爱和战争是不择手段的)”、“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目的正当就可不择手段)”。而且,也是由于对个人作用的高度关注,西方人倾向于将宇宙分为“天”、“人”这两个对立的世界。如“Man is the soul of the universe.(人是宇宙的灵魂)”、“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人是衡量万物的标准)”,这些都体现了西方将人作为万物之灵的观念。再如“Truth is the daughter of God.(真理是上帝之女)”、“Knowledge is power.(知识就是力量)”,这些谚语表明,西方人认为,人只要掌握了真理和知识就可以改变世界。另外,西方价值观由“个人价值”又延伸出了“平等原则”,西方社会认为人人生而平等,这在谚语里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Men are born equal.(人生来平等)”、“Human blood is all of a color.(人类血的颜色都是一样的)”。   对比西方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是中国文化的典型特征。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倡导并秉持的是个人服从集体、先集体后个人的集体主义思想。中国人行事提倡团结合作,这同西方人的“独立性”迥然不同。能够反映这一点的谚语有很多,如“团结就是力量”、“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独脚难行,孤掌难鸣”。与西方相比,中国人的隐私保护观念较弱,在现实生活中也不存在诸多设防的禁地,有颇多中国人对于古代的“门不闭户”表示向往。此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传统思想给中国人的价值观乃至人生观、世界观烙下了无法磨灭的痕迹:影响了中国人数千年的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这使得中国人习惯于谦让而不是争取,如“退一步海阔天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老子、庄子的“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最重要的特征,经由后世的传承发展后,更是深深扎根于国人心中,如“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同时,儒家思想重伦理,以“忠孝节义”为核心,认为“仁爱”有差等,如此才能维护“上尊下卑”的社会秩序,这与西方的“平等原则”大相径庭。反映这种思想的谚语也有很多,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父母在,不远游”、“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个人事小,国家事大”。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