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反正统意识的——李贽 1、关于李贽思想的评论,不正确的是 A.倡导个性自由发展 B.否定宋明理学 C.批判三纲五常 D.否定君主专制 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1.黄宗羲生平: (公元1610~1695年),字太冲,号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 黄宗羲曾参加过抗清斗争。是明清之际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与自然科学家。是浙东学派的创立者。 代表作《明夷待访录》 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梁启超说:“他的政治理想,从近日青年眼光看去,虽平平无奇,但三百年前——卢骚《民约论》(即卢梭《社会契约论》)出世前之数十年,有这等议论,不能不算人类文化之一高贵产品。”他评价的是 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B.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C.李贽的《焚书》 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实质上是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C.前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 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对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也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明末清初三大启蒙思想家的异同 相同点:①反封建专制; ②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③思想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不同点: 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天下为主君为客 顾炎武:经世致用(学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政治) 王夫之:唯物主义、朴素辩证法 * 共同点: 1、内容相同: 2、影响相同: 比一比,说一说 不同点: 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 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 3、从哲学范畴来看: 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 都继承了孔孟“仁”“礼” 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的自然欲求;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影响。 程朱理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外在的“理”; 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 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 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程朱理学属客观唯心主义; 陆王心学属主观唯心主义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顾炎武 黄宗羲 王夫之 李贽 课标: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明清之际反封建民主思想产生的背景 ⒈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⒉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⒊阶级:工商业者队伍壮大 ⒋思想:理学占统治地位,摧残人性。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1)人物生平简介: 李贽号卓吾,又号温陵居士。泉州晋江人,祖与父两辈都从事商业活动的伊斯兰教徒,自幼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较少,是明朝中后期独具个性的思想家和 进步史学家,后被明政府以“惑世诬民”罪名迫害致死,著作被列为禁书。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李贽的“异端”思想 材料1: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取待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答耿中丞》 材料2: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以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 ——《续焚书》 从这三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李贽的什么样的 “异端”思想? “异端”思想: ①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 材料3,“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