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武举.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7课武举 沾化县古城中学 看一看、想一想 1、武举的概念?创立朝代、创始人、考试内容是什么? 2、宋代对武举的贡献有哪些? 3、唐、宋、明、清武举制度有何特点? 4、怎样评价武科举? 武举的概念 武举:科举考试中专门为选拔军事人才而设置的科目,相对于科举考试中的文科而言,武举也称武科。 一、武举的创立—唐朝 唐代武举的考试内容 1、骑射 2、马枪 3、步射 4、才貌 5、言语 6、举重 唐代武举的特点 唐代武举偏重于技勇,重点是马上枪法,整个制度还不够完善,只是武举的创制时期。 二、武举的发展—宋代 宋代对武举的贡献: 1、确立了四级考试程序和外场考武艺内场考策论兵书的考试办法 2、为武举设立了学校——武学 3、编制了专用的教材《武经七书》 宋代武举的特点 1、考试程序、考试内容更加规范。 2、武学校的设立和专用武学教材的编制,不仅是对中国古代武举制度的完善,也是对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贡献。大大提高了武举人的文化素质。 三、明代武举 1、明朝武举考试内容主要是马步、弓箭和策试。 2、 明朝武职多半有子弟承袭,武举只是个补充形式,武举出人才不多。 3、明代武举代表人物:戚继光 戚继光 戚继光简介 戚继光(嘉靖七年1528年—万历十五年1588年),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安徽定远。明朝杰出的军事家、华夏杰出志士,民族英雄。初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调往浙江,招募新军进行训练,创立攻防兼宜的鸳鸯阵,1562年戚继光受命入闽剿倭,先后荡平宁德城外的横屿、福建福清牛田等三大倭巢,在浙江、福建取得台州、横屿,平海卫、仙游等战役的胜利,基本荡除东南沿海倭患,为扫除东南倭患作出很大贡献。 戚继光抗倭主要战绩 1台州花街之战:斩首308颗,生擒2名倭首,其余淹死和未割首的数目不详,牺牲陈文清等3人。    2白水洋战斗:我敌对比:1500对2000余,全歼2000多名倭寇,斩首344颗,生擒5名倭首,我方牺牲陈四等3人。    3长沙之战:消灭倭寇3000名。    4横屿岛渡海之战,消灭倭寇1000多名,斩首348颗,俘虏29名.牺牲陈文彪等13人。    5牛田之战:击溃数上万倭寇(包括假倭和真倭),斩首688颗,我方无一人牺牲。    6林墩之战:烧死和淹死倭寇3000名左右,斩首960颗,俘虏26人。自己阵亡90人。       7海卫战斗:斩首2622颗,我方牺牲金渔等16人。 三、武举的兴盛—清朝 清代武举的特点:制度上无多少变化,但重视程度大大超过前代,为国家提供了大批人才,出现了不少杰出人物。 清朝武举考试 一、二场考试弓马技勇,称为“外场”;三场试策论武经,称“内场”。一场试马上箭法,驰马三趟,发箭九枝,三箭中靶为合格,达不到三箭者不准参加二场。二场考步射、技勇。步射九发三中为合格。所谓“技勇”,实际上主要测膂力。一共三项。头项拉硬弓,弓分十二力、十力、八力三号,另备有十二力以上的出号弓。应试者弓号自选,限拉三次,每次以拉满为准。二项舞大刀,刀分一百二十斤、一百斤、八十斤三号,试刀者应先成左右闯刀过顶、前后胸舞花等动作。刀号自选,一次完成为准。第三项是拿石礩子,即专为考试而备的石块,长方型,两边各有可以用手指头抠住的地方,但并不深。也分为三号,头号三百斤,二号二百五十斤,三号二百斤。考场还备有三百斤以上的出号石礩。应试者石号自选,要求将石礩提至胸腹之间,再借助腹力将石礩底部左右各翻露一次,叫做“献印”,一次完成为合格。凡应试者,弓、刀、石三项必有两项为头号和二号成绩,三号成绩超过两项者为不合格,取消三场考试资格。 三场是考文,当时叫“程文”,也称“内场”,相当于文化课考试。 清朝武状元马全 马全:历代武状元中,唯一参加过两科考试,先中探花后又考中状元的。马全初名为马瑔,于乾隆十七年(是1752 年) 曾参加一次武科进士考试,并在殿试中得中一甲三名(探花) 。被授予二等侍卫,赴任福建抚标右营游击。后因在任职期间与同僚发生矛盾, 被削夺官职。为洗刷耻辱,他更名为马全,决意再次夺取功名,终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 在武科进士殿试中得中状元。 殿试时乾隆帝认出了马全,在当时更名冒籍参加科举安律是要治罪的,但是乾隆帝爱惜人才钦点他为武状元,授头等侍卫职,后来马全在平定大小金川战役中,一马当先,奋勇杀敌,最后战死沙场。 清朝武官官员品级 正一品——领侍卫内大臣。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首都卫戍司令。 清代只有满族将领才能担任这个职务 从一品——将军、都统、提督。 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军委委员、陆军各军区司令、海空军司令的级别。 正二品——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副将。 大致相当现在的各集团军首长。 正三品——参将。 从三品——游击。 大致相当现在的师级领导。 正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