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rmationchapter1-new3.ppt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nformation Theory, Coding and Cryptography 计分方式 期末考试成绩: 40分? 平时成绩: 20分? 实验+实习: 40分 信息论的方法应用及取得的成果 语音信号压缩 长途电话网标准的语音编码速率:CCITT G.711标准的64kbit/s(1971) →NSA标准的2.4kbit/s(1975) →目前已有低于100bit/s 图象信号压缩 CCITT与ISO联合提出的“多灰度静止图象压缩编码”标准JPEG的压缩比为24:1(1991) ,对常规电视信号的压缩的国际标准MPEG-1的平均压缩比为50:1(1991) 信息论的方法应用及取得的成果 计算机文件的压缩 有多种算法,平均压缩到25%~50% 模拟话路中数据传输速率的提高 最早的MODEM速率为300bit/s,而信息论指出,标称带宽4KHZ,信噪比25dB的话路信道的极限速率应在25kbit/s左右。1985年利用多维网格编码调制的MODEM Codex2680使速率达到19.2kbit/s,非常接近于理论极限。 信息论的方法应用及取得的成果 降低信息传输所需功率 利用信道编码使同样误码率下所需的Eb/N0(能量与噪声功率谱密度之比)比不采用信道编码时低6dB左右。 计算机网中数据传输可靠性的保证 为降低计算机网的传输差错,目前普遍采用带自动重发请求的差错检测码,如最简单的奇偶校验或较复杂的循环冗余检验CRC码。 信息论的方法应用及取得的成果 计算机中的容错问题 为保证计算机存储器的存取正确性,增加适当的检错纠错装置,如BCH码等。如IBM360的光盘存储器中就采用了RS码。 图象信号的复原与重建 为复原退化图象,一般采用最大熵方法,如常用的剑桥算法。 信息论的方法应用及取得的成果 模式分类问题与树分类器的设计 相同类别的模式在空间中有较短的距离,选用熵或互信息作为距离量度,在语音识别、汉字识别中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信息论的方法应用及取得的成果 其他应用成果 有效性编码 信号的预测---预测编码 多元及多路传输---分用信道 抗干扰编码---检错码,纠错码 频谱扩展技术---用频带换取功率,抗干扰性强 通信的电子对抗---加密与解密 最佳检测理论---干扰下的信息最佳接收问题 信源编码与数据压缩-关键理论进展的十个里程碑[Kieffer 1993] 无扰信源编码的诞生(1948, C. E. Shannon)。 Huffman算法的发现(1952, D. A. Huffman)。 建立Shannon-McMillan定理(1953, B. McMillan)。 发现Lloyd算法(1957, S. P. Lloyd ,1982年发表,)。 率失真理论系统化(1959, C. E. Shannon,)。 Kolmogorov Complexity概念诞生(1964, A. N. Kolmogorov,)。 通用信源编码理论系统化(1973, L. D. Davission)。 多端信源编码理论诞生(1973, D. Slepian和J. K. Wolf)。 第一个实际的算术编码方案(1976, J. Rissannen和R. Pasco 1976 博士论文)。 发现Lempel-Ziv码(1977, J. Ziv和A. Lempel)。 多用户信息论与网络通信 (1) 理论基础。两路通信系统(Shannon 1961)。 (2) 理论进展。 Cover, Schalkwijk, Van. der Meulen, Alswede, Slepian, Wolf, Wyner Liao(Universty of Hawaii), Han等。 (3) 技术成就。 CDMA(Virerbi, Qaulecom)的技术问题:联合检测和译码、均衡、干扰抵消、速率分拆(rate splitting)、功率检测控制等(Verdu, Shamai and Rimoldi)。 STC(Space time code),源于信息论考虑。 线性网络编码 合作编码技术 Chapter 1 Source Coding Overview Generalized communication system Probability and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互信息 互信息 I(信息量)=不肯定程度的减小量 如果信道是无噪的,当信源发出消息x后,信宿必能准确无误地收到该消息,彻底消除对x的不确定度,所获得的信息量就是x的不确定度,即x本身含有的全部信息. 信宿在收信前后,其消息的概率分布发生了变化,即其概率空间变了 . 互信息 1. 互信息 (1) yj对xi的互信息 I(xi;yj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akax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