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四节: 第一节 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 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 第三节 天然产物化学与药物开发 第四节 天然产物化学发展动向 目的和要求 明确学科性质、研究内容和在本专业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学习《天然产物化学》的目的意义 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向等 理解天然药物化学的相关概念 天然产物化学 定义:以各类生物(动植物、海洋生物和微生物)为研究对象, 以有机化学(分离分析方法、合成方法等)为基础, 以化学和物理方法(化学降解、光谱等)为手段, 研究生物二次代谢产物的提取、分离、结构、功能、生物合成、化学合成与修饰及其用途的一门科学。 ==》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产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研究目的:从中获得医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疾病的防治药物、医用及农用抗菌素、开发高效低毒农药以及植物生长激素和其他经济价值的物质 应用领域:医药、食品、轻工、化工等 一、天然产物研究的发展史 3、《本草纲目》卷39中则有“看药上长起长霜,则药已成矣”的记载。这里的“生白”、“长霜”均为没食子酸生成之意,是世界上最早制得的有机酸,比舍勒的发明早了二百年。 4、《本草纲目》卷34下详尽记载了用升华法等制备、纯化樟脑的过程。欧洲直至18世纪下半叶才提出了樟脑的纯品。 二、先导化合物(Lead compound) 指具有特征结构和生理活性并可通过结构改造优化其生理活性的化合物 天然产物 商业产品(高效低毒;易产业化) 古柯碱 普鲁卡因 水杨苷 阿司匹林 一、研究方法和手段向高、新方向发展 分四节: 第一节 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预实验与提取 第二节 色谱分离分析方法 第三节 结晶和重结晶 第四节 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 目的和要求 掌握天然产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的原理及方法 熟悉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方法 3、溶剂的选择 天然产物化学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直接与溶剂性质有关 溶剂可分为:水、亲水性有机溶剂和亲脂性有机溶剂 4. 预实验流程 实际工作中,采用石油醚、水、95%乙醇的三段法进行粗分,提高工作效率 5. 定性实验 (1)生物碱:碘化铋钾(Dragendorff试剂)?棕黄色或橘红色沉淀 (2)黄酮:乙醇液+Mg粉滴加浓HCl ?泡沫处呈桃红色;1% AlCl3乙醇溶液?有色荧光 (3)皂苷、强心苷、甾体:乙酐溶液+浓硫酸?紫红色;皂苷水溶液振荡时产生大量泡沫;沾有强心苷滤纸上喷2% 3.5-二硝基苯甲酸乙醇液,再喷4% NaOH乙醇液?紫红色 5. 定性实验 (4)氨基酸和肽:+茚三酮?蓝紫色 (5)蛋白质:双缩脲反应(NaOH+CuSO4) ?紫红色 (6)有机酸:+溴酚蓝?黄色 (7)酚类:+FeCl3?紫色、蓝色 (8)糖和苷:+菲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9)内酯和香豆素:+异羟肟酸铁?蓝色、紫色 (10)醌类:+沾有醌类化合物的滤纸喷5% KOH?红色 二. 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系统分离 系统分离:(利用溶剂极性大小对植物成分进行分离提取) 选择一系列的分离措施, 将性质相近的组分集中在一起提取出来, 以便分别与临床、动物实验、检测等相配合 确定该部分是否有效 分阶段: 粗分(部位分离):大类物质的分离,有效部位, 如皂苷、蛋白质 细分(组分分离):有效成分 P12 图2-2 (全面系统分离) 适用于无资料可循的中草药提取分离,分亲脂性、弱极性、中等极性、中等偏大极性、强极性五个部位 缺点: 操作繁琐 耗费溶剂 费时 P13 图2-3 (水提取液的系统分离) 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分为酸、碱和中性三部分 P13 图2-4 (水提取液的系统分离) 蛋白质、多糖、单糖或氨基酸有效部分 (三)核磁共振波谱 (NMR) 原子核在磁场中吸收一定频率的无线电波(60cm-300m)而发生核自旋能级跃迁的现象,称为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信号强度对照射频率(或磁场强度)作图,所得图谱称为核磁共振波谱。 1、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原子核是带正电的微粒(由质子 +中子组成),大多数原子核都具有自旋现象。原子核自旋产生核磁矩,其方向服从右手法则。 1、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1、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1、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在外加磁场的情况下,原子核的核磁矩在磁场中的取向不是任意的。 1、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1、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2、核磁共振氢谱(1H-NMR) 2、1H-NMR 由于屏蔽效应,氢核实受场强改变,核的进动频率也相应改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种无动力河道水体复氧装置及其应用方法.pdf VIP
-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测试题【附答案】.docx
- 2025杭州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招聘70人(第二批)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点 .pdf VIP
-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课件—项目一-城市轨道交通概述.ppt VIP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测试题及答案.doc VIP
- 提高住院患者的用药知晓率PDCA.pptx VIP
- 艺术教育改革与创新:以中小学美育课程为例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公共场所 甲醛 方法验证.docx VIP
- 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风险会商管理制度.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