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 工人工作日分为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两部分,因此剩余价值率也可用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之比表示。 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划分是为了便于说明价值增殖过程的实质,不能机械的将工作日理解为两个截然分开的阶段。 西尼尔为资本和利润辩解的 “最后1小时”论 西尼尔“最后一小时”论 是针对当时的10小时工作日运 动提出来的。他认为工厂主的利润是当时工厂法所规定的11.5小时的劳动日的最后一个小时创造出来的,如果把劳动日缩短为10小时,工厂主的利润就会消失,工厂就要倒闭,工人就会失业。 但实际上这个理论掩盖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劳动日的每一单位时间所生产的商品,都既包含着有偿劳动及其价值,也包含着无偿劳动及其价值。劳动日从11.5小时减少1小时或1.5小时,只能使资本家减少这1小时或1.5小时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而绝不会使利润完全消失。 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概念 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工作日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量的方法。 假定工作日为12小时,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时间都为6小时,则剩余价值率为100%(6/6)。如果必要劳动时间不变,资本家把工作日延长到15小时,则剩余劳动时间便由6小时增加到9小时,剩余价值率提高到150%(9/6)。 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一般基础。 它是资本主义早期阶段,较低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在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今天,同样也存在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0小时 6小时 12小时 15小时 必 要 劳 动 时 间 剩 余 劳 动 时 间 工 作 日 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局限 延长工作日有两个限制因素:生理界限和道德界限。 工人阶级要求缩短工作日的斗争。 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法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披露的英国工厂巡视员关于工厂主侵占工人休息吃饭时间的报告 周 一 至 周 五 资本论, 第1卷,第278-279页。 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概念 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一定的情况下,用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办法来增加剩余价值。 例如,工作日长度为12小时,必要劳动时间为6小时,剩余劳动时间为6小时,剩余价值率为100%。如果工作日的长度不变,而把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为4小时,则剩余劳动时间就相应地延长为8小时,剩余价值率提高到200%(8/4) 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 ①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为前提,即降低劳动力价值。这就必须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活资料乃至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资料的价值。 0小时 6小时 12小时 4小时 必要劳动时间 剩 余 劳 动 时 间 工 作 日 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②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从个别资本开始的。个别资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是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使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③个别资本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只是暂时现象,剩余价值和竞争规律会使新技术广泛普及,从而提高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这样,超额剩余价值在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企业那里消失,但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劳动力价值下降,整个资本家阶级由此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④总之,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通过提高劳动强度或劳动生产率的方法来增加剩余价值。它和科学技术进步,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紧密相关。 第四节 资本主义工资 工资的本质 工资的基本形式 工资的变动趋势 第四节 资本主义工资 1、工资的本质 资本主义工资的假象 工资是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商品所支付的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但却表现为“劳动报酬”或“劳动的价格”,好像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工人就得到了全部劳动的报酬。 这完全是一种假象。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 第四节 资本主义工资 这是因为: ①劳动是构成商品价值的实体,是衡量价值的内在尺度,本身没有价值,否则就会产生逻辑错误。 ②假如劳动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建法规冲刺案例.ppt
- 郑州某品牌皮卡车宣传活动方案学案.ppt
- 政府的权力_依法行使(衡水中学班)学案.ppt
- 一建经济课后作业无7.3案例.ppt
- 政府引导基金法律服务产品7.22学案.ppt
- 一建实务班笔记案例.doc
- 政治必修1影响价格的因素学案.ppt
- 政治经济学14本科第三章学案.ppt
- 一路一带i案例.ppt
- 政治经济学程版第七章资本主义的分配学案.ppt
- 2026版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第58课时 交通运输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docx
- 2026版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第71课时 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docx
- 2026版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第81课时 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docx
- 2026版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第77课时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docx
- 2026版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第72课时 黄河流域内部协作.docx
- 教育硕士考前冲刺练习含答案详解【达标题】.docx
- 教育硕士经典例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docx
- 教育硕士综合提升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完整版).docx
- 教育硕士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黄金题型】.docx
- 教育硕士预测复习最新附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