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教 育 的认识 学习目标: 1、掌握教育的定义、本质属性、本质特点; 2、掌握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3、了解教育的起源; 4、掌握教育的发展历程及不同发展阶段教育的特点; 第一节 教育的定义 一、教育的词源 二、教育的本质属性和本质特点 三、教育的定义 “我从这部影片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我在教育学生” “化学教育专业” “你是怎样教育你家孩子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有人说: 教育就是接受与创造。 教育是在基因之外改造人的一切手段。。 教育是什么?高考说:教育就是分数!教育就是考试!教育就是做题!教育就是把考纲的知识点讲透!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带学生走出生命沼泽,进入心灵绿洲。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给人一条鱼当午餐,进而给他一跟鱼竿去寻找每天的午餐。 教育就是使自然人获得人的本质属性的过程。 ——摘自K12中小学教育科研网 案例分析: 案例一 一位语文老师在开学初的自我介绍 “我的耳朵很灵,眼睛特别尖,你们的一举一动,说过的每一句话,我都知道得非常清楚。所以你们最好老实点,别想耍花样。”“我教了这么多年书,你们的心理我早摸透了,甭给我玩什么猫腻。我治人的方法有的是,一招比一招损,有不怕死的就试试。” 案例二 如 此 家 长 会 一到开家长会的时候,某实验小学的部分家长便开始惴惴不安起来,因为家长会开得非同一般,开得新颖别致,开得惊心动魄。前10名学生的家长,胸前挂着大红花坐在最前排。孩子的成绩决定家长的位次倒也罢了。后面总站着一排家长和他们那些“不争气”的孩子一起“面壁思过”。 原因一:教育可以是个日常概念,也可以是个科学概念。 原因二:教育有应然状态,也有实然状态。 原因三:教育定义可以有多种方式。 “教育”的日常用法 作为一种过程 作为一种方法 作为一种社会制度 一、“教育”的词源 1、中文“教育”的字源与字义 古代典籍中的“教” 古代典籍中的“育” 古代典籍中的“教” 1.教育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2.教导 :“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3.告诉 :“于是老少相教语,莫违侯令。” 4.教练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5.政教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 6.通“效” :“尧教于隶属而民不听,至于南面而王天下,令则行,禁则止。” 古代典籍中的“育” 1.生育。《易·渐》:“妇孕不育,失其道也。” 2.抚养。《诗·小雅·蓼莪》:“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3.培养;教育。汉匡衡《祷高祖孝文孝武庙文》:“思育休烈,以章祖宗之盛功。” 4.生长;成长。《礼记·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孟子.尽心上》:“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祚于地,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做善也” ——教育的目的:使人为善。 “教”与“学” 甲骨文中的“教” 含义: 成人手拿着器械督促孩子的学习行为。 “学”:督促孩子在一所房子里学习有关的知识。 《中庸》:“修道之谓教” :教育就是将社会的伦理纲常加以 推广和实行。 荀子: “以善先者谓之教” 教育是以善教人 (《荀子》) 《学记》: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朱熹:教育是让人“明天理,灭人欲” 20世纪初(1906年),从日文转译过来的“教育”一词取代“教”与“学”,并成为一个基本概念。 2、外文education的字源与字义 英语 “education” 法语“éducation” educare(n) “erziehung德语” educ?re(v) Educ?re 是“牵引 ”、“引导” 即将潜质变为现实 西方“教育”一词,是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 小结: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教育与其他社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