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二语文长春版下学期期中复习长春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期中复习
二、复习内容
《孟子》二章《格律诗八首》《词二首》《诗歌二首》
三、学习目标:
1、复习
2、指导考试答题技巧学习重点难点:
1、了解期中考试的类型2、学习考试答题方法学习过程:
(一)了解期中考试的类型
()复习重点课文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不要因为书写有误丢分。要注意那些同音异义词,这些词往往是命题人设题的热点,应知其音,明其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这类词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具有迷惑性和误导性。另外,如果题干中要求只做两小题,首先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句中没有生僻难写字、易错字的两题作答,否则阅卷时只按答出的前两题计分,所以答题时一定要看清填写要求。常见常用的多音字是考查的重点。因为不少人易将多音读成一个音,或不理解字义而将几个读音弄混。如暑假(jià)、假(jiǎ)手、教(jiāo)学生、给(jǐ)付、参与(yù)、为(wèi)他人。越来越注重考查常见常用但习惯上易误读的字音。考考查的难字僻字愈来愈少,这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应用性、生活性、社会性。即使出现个别较难的字音,也基本上是课文中出现过的。如掎(jǐ)角之势,虽相对生僻,但在课文中出现过。复习文言词时,要结合一些典型的例句,熟练掌握词的常见意义和用法,特别应对使用频率高而常见意义和用法又较多的词进行重点的系统的复习。根据考对文言词的考查向教材靠近的向,考生必须熟悉教材中出现的常见词的意义和用法,并善于将这些词与试题中的同一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比较和辨别。同时,考生还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根据语境来判断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例题:
一古诗文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出则无敌国外患,国恒亡(《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2、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同样登高望远,富有哲理深意的诗句是□□□□□□□,□□□□□□□。
3□□□□□□,□□□□□□,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4、有这样两句诗:用比喻与双关的修辞方法,咏叹了至死不渝的绵绵深情,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它们是:□□□□□□□,□□□□□□□。并写出作者出处
5范仲淹在作品中既巧妙运用数词,表现思乡之情;又化用东汉窦宪追北单于刻石记功典故的词句是:□□□□□□□,□□□□□□□。(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句话是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在总结唐庄宗既得天下,后又失天下的原因时所说。战国时期的孟子也有着类似的论断□□□□,□□□□。7、中国古典诗歌中用以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很多,如浮萍、飞蓬、孤雁等,请你选择上述的一个意象,写出连续的两句诗词,并写出作者。
诗句: , 。作者:答案:入则无法家士。2、不畏浮云遮望眼,缘身在最高层。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4、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征蓬出塞,归雁入胡天。王维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也。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文节自《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所以常( )并称。解释加点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苟得( )(2)蹴尔( )
(3)得我( )(4)失其本心( )
我们可以从首段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中提炼出成语,今多用来形容 ;第二段里活用了成语含义,今多用此指代 。本文中,孟子提出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提出的?
5、“生命诚可贵”,因为它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一次。可是,就有一些人在烈火中、在急流里、在暴徒的尖刀下,挺身而出,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回味生活中那些曾经让我们感动震撼的故事,结合本文谈一谈你的感受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这个主张是全篇的中心论点。
1、前四句:“种豆南山下,草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