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发现致远舰!
2014年9月17日,是甲午黄海大东沟海战120周年纪念日。从前夜起小城威海便笼罩在蒙蒙雨雾中,上午时分,《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和海军史研究会以及北洋海军后裔发起的纪念活动在威海刘公岛半山腰的北洋海军忠魂碑下举行,献花、祭酒,凭吊先烈。同一天,在距离威海北方千余公里外的辽宁大东沟外海域,一艘工程船上不断有潜水员下水,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从9月初以来在这片海域开展的沉船调查活动,进入新的一个工作日。在这个带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里,谁也没能够想到,大东沟海底一件特殊的物品将会进入潜水员的视线,一艘凝聚了国人太多情愫的北洋海军沉没军舰,会在这一天揭去笼罩120年的神秘面纱。
数次无功而返的打捞
在中国文化中,有追寻失落或者被埋没的事物“重见天日”的习惯性现象,这种特殊的追寻,不仅针对古代文化的遗存,也包括很多近现代产生的特殊历史证物。寻找甲午战争中沉没的中国军舰就是国人常说常新的话题,恰如找寻老战士的遗骨散落何方,也具有某种洗雪耻辱的隐喻。
建军于1888年的北洋海军,是中国在发展近现代意义海军道路上所取得的迄今最突出的成就,实力排名一度位列亚洲第一。这支龙旗海军每年北上南下,在北起俄罗斯海参崴,东抵朝鲜、日本,南迄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广阔海域上频繁活动,是当时东亚海域最活跃的海上武装力量,掌控东亚制海权达七年之久。然而这支军队也是中国在发展近现代意义海军的历程中,空前失败的当事者,1894至1895年爆发的甲午海战,北洋海军历经丰岛、黄海、威海三场恶战,全军尽覆。
这支军队,同时凝聚了辉煌的荣耀和惨痛的失败,作为最早试图追赶世界的近代化努力样本,在中国近代史始终处于特殊的地位。伴随着北洋海军的兴亡胜败,很多战舰的命运也跌宕起伏,其订造时的显赫身世,来华后纵横海上的雄姿,以及最后海战中悲壮的战事令人熟知。其中最让后人牵挂的,莫过于甲午海战中沉没的中国军舰,常有人想象着,蔚蓝色的大海下,那些老战士的遗骸究竟在何方,想象着有一天这些沉没的军舰能够重见天日,将关于中国海军和海洋的一段久远历史变成眼前实实在在的真实存在。
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沉没军舰主要集中于两个地点,即辽宁大东沟外海的黄海海战沉舰和山东威海湾内的威海保卫战沉舰,尤以沉没在大东沟外海的英雄舰“致远”最广为人知。
由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众所周知的坎坷变迁,甲午沉舰得到国人关注已是1949年以后之事。最初的关注动机容易让当代人感觉一丝尴尬,20世纪50年代中国掀起了一轮打捞沉船的运动,很多沉没水下的舰船都被纷纷从水中拖出,肢解回炉炼钢,以此支援国家经济建设,此时甲午沉舰也被一些地方当作找寻的目标,不过因为当时水下调查能力的欠缺,加之对沉舰资料了解不足,甲午沉舰幸运地没有被发现。
沉舰这一话题再度引起国人注意,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电视剧《北洋水师》的热播,加上1994年甲午战争100周年纪念热潮的催动,寻找北洋海军沉没军舰在社会上引起热议,其关注的焦点自然是英雄舰“致远”,有关“让致远舰重见天日”等呼声在社会上出现。在1996、1997年出现了声势浩大的打捞大东沟海战沉舰活动,主办人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成立“中国甲午黄海海战致远舰打捞筹备办公室”, 委托江苏江阴澄西海洋特种工程有限公司于1997年4月30日至8月29日对大东沟海战沉舰进行勘测、探摸。主办人宣称寻找成功,但并没有举出任何有力的水下文物实证。不久后“打捞办”被撤销,此事不了了之。留下的结果,除了具体承担水下调查的打捞公司为了追索拖欠的打捞费而向法院起诉外,就剩下几个向公众宣传的所谓甲午海战沉没军舰坐标,以示虽然没能打捞,但是找到了全部的甲午沉舰,尽管这些坐标都没有任何水下考古的实证发现为依据。
进入21世纪,接连又出现了香港某周刊意图打捞沉没在威海的“定远”舰,北京某电视台有意向出资打捞沉没在大东沟的“致远”舰等新闻,这些活动也都相继因资料和资金等问题胎死腹中。不过海军史研究界在新世纪后借助互联网手段,对日本历史档案的查询日益便捷,使得寻找甲午沉舰的档案依据出现了重大转机。
首先,此前在国内并不为人所知的有关甲午海战北洋海军沉没战舰的隐秘历史浮出了水面,甲午沉舰一段更为久远的历史被揭开了。
未经验证的沉船坐标
实际上,早在甲午战争还未结束的时候,日本海军已经对沉没的中国军舰动起了心思。
1895年日军占领刘公岛后,曾派潜水员对威海湾中的北洋海军沉没军舰进行调查、绘图,而后可能进行了打捞拆解,“来远”、“靖远”等沉舰皆在此时被先后打捞拆解,在一幅拍摄于刘公岛刚刚沦陷时的照片上,就能看到海面上停泊着日本海军的打捞工程船。对于威海湾北洋海军沉舰中规模最巨的一艘――旗舰“定远”,日本海军则公开出售,由日本香川县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