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人类活动对雾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十面“霾”伏中,笔者认为,培养学生及公众的环境意识是刻不容缓的职责,必须把环境意识的培养置于教学的首位。
环境忧患意识的培养
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让学生更正确地理解教材,更好地了解我国的国情。让学生看到协调好我国的人地关系并最终解决人地关系的任务是长期的,是非常艰巨的。沙漠化、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水土流失、水资源缺乏等问题,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甚至有些现象还有迅速蔓延的趋势。学校教师应该把这些现象除了通过教科书告诉学生外,还应及时地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采集这方面的最新资料教育学生,教师可以展示一幅幅的图片或者视频,再配上一组一组的数据来“轰炸”学生;使学生产生对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认识到以上问题的产生就是因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导致的,是缺乏正确的人地观造成的。
如在讲解“荒漠化的防治”时,笔者先展示一组图片“土层深厚的黄土高原”“长了腿的沙丘”,让学生思考“土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接着展示消失的文明:楼兰古城、玛雅文明等。提出问题:“魅力楼兰消失的原因?”然后出示一组数据“惊骇”学生:中国荒漠化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29.3%,并以每年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在扩大,受其影响的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50%,涉及18个省、市、自治区,将近5亿人口受到危害。让学生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性。最后笔者收集了沙尘暴的视频,让学生讨论:“沙尘暴对我们锦绣江南有否影响?”当学生讨论之际,笔者趁热打铁展示了近年来沙尘暴对苏州空气质量的影响,以及沙尘暴“兵临南京城下”的图片,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地理环境“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性效应和蝴蝶效应,让学生们知道“狼真的来了”。
“苏州风光,千里朦胧,万里尘飘。望主城内外,浓雾莽莽,高架上下,阴霾滔滔。车舞长蛇,烟锁跑道,欲上城郊把车飙。需晴日,将车身内外,尽心洗扫。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惜一罩掩面,白化妆了。唯露双眼,难判风姿。一代天骄,东方之门,只见底座不见腰。尘入肺,有不要命者,还做早操。”
听后,学生们开始哄堂大笑,大笑之余难免有人咳嗽。笔者走过去拍拍咳嗽中的学生朗诵道:“尘入肺,有不要命者,还敢大笑。”学生们有的继续笑,有的已然在沉思。笔者问道:“你们知道雾霾对人体的危害吗?你们知道雾霾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么?你们知道全国有多少高架封路了?同学们,现在已经雾卷全国了,环境以不同的方式在告诉我们它已经不堪重负了。”学生一下子安静起来。
环境责任意识的培养
全球变暖、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危害、土地荒漠化、森林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雾霾肆虐等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其成因分析时,要让学生明白大部分环境问题自然原因是一个方面,但人类难辞其咎,人为原因占主导。如雾霾天气的成因:汽车尾气、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冬季取暖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等加剧了雾霾的程度。
中共十八大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是从平时的工作中体现出来的,不是靠一时,也不是靠一句话、一个口号就能实现的。从“最严重雾霾”到“美丽中国”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时间不会等人,环境污染更不会自行修复。治理环境污染,建设“美丽中国”,除了行动,人们别无选择。环境问题的不断加重直接地损害着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要改变这一现状,保障人类自身的利益,只有靠人类自身。因此,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一个人责无旁贷的责任,每个人必须牢固树立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
比如,在讲到“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时,笔者利用的图片就是:校园内被学生戏称为“黑龙江”的小河,没有复垦前的金山花岗岩矿场,曾经不达标排放被木渎镇政府取缔的学校南边的排放出浓烟的农药厂……利用学生身边的负面案例,能够激起学生对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和个人的鄙视与谴责。同时,结合地理科学知识告诉学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点让破坏环境的人也逃避不了环境的惩罚,他们可以吃进口的食物,但是没法呼吸到进口的空气,在危害公众的同时,自己也会受到伤害。教师要敢于暴露这些丑恶,让学生不丑恶,让学生有担当。
同样,在环境问题日益明显的今天,教育工作者们要敢于对学生说出这样的话:“你们考多少分数,老师真的不在乎。老师不在乎因自己带的班级分数低而被嘲笑,在乎的是你有没有做危害社会公德、危害环境的事情。如果你们以后成了企业家,能做到达标排放,老师会感到欣慰;如果你们能做到节能减排,那么社会不仅会对你们打100分,也会对你们的老师打满分。”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第二高级中学)
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