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现代生活的变迁》江苏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现代生活的变迁》江苏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是?? A、唐胥铁路?????? B、京汉铁路????? C、京张铁路???? D、淞沪铁路 11.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形成于 A.戊戌变法中?? B.辛亥革命前夕??? C.一战期间????D.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A B 12.轮船、火车等交通运输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B.促进了人口流动,信息交流 C.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 D.减缓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13.下列关于中国近代通讯事业的发展史实前后搭配不一致的是: A、第一个电报机房--上海????????? B、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台湾 C、第一个电话局--南京????????????????? D、第一个无线电台--天津 D D 14.如果你想和澳大利亚的朋友进行沟通,你会选择最快捷、最省钱的方式是: A、发传真?? B、打电话??? C、发短信?? ?D、上网聊天 15.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工具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是 ①促进了信息的传播 ②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③加快了生活的节奏 ④推动了经济文化交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A 16.阅读下了关于近代中国铁路的有关材料: 材料一? 光绪六年岁末,刘铭传为请修筑铁路……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刘铭传的倡议,但更多的人“群相哗骇”,不但责骂刘铭传与李鸿章“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法以乱天下”,而且宣言:铁路“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 材料二?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筑的铁路占46﹪,贷款修筑的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铁路仅1200公里,占总比率的14﹪。 材料三? 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的进程。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在铁路兴建之初遇到了什么情况? ⑵依据材料二,指出甲午战后到1911年前中国铁路的修建出现了什么新特点?这种投资状况说明了什么问题? ⑶据材料三,归纳近代铁路的修建对推动近代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 ⑶活跃了闭塞地区的经济;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传播了知识、信息;推动了商业城镇的发展;冲击了传统的交通运输业及从业人员的生活。 ⑴刘铭传与李鸿章兴建铁路的主张遭到落后势力的强烈反对。 ⑵近代铁路以帝国主义直接投资和贷款投资修建为主,中国人自筹自建铁路所占很小比例;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铁路的建筑权。说明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加强,中国铁路修筑权大量丧失,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上海百老汇 花园洋房 马林医院(1892),现鼓楼医院 扬子饭店(1912),现下关公安分局 和记洋行(15)现南京肉联厂 民国交通银行,现新街口工行 民国时英国驻华大使馆,现双门楼宾馆 建于光绪年间的下关火车站 传统出行工具 行: 新式交通工具 有轨电车 社会习俗: 清末民初的传统婚礼 从反对传统道德,争取妇女解放的角度看,不缠足运动带有反封建的政治意义,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传统社交礼仪 清末中外官员握手致意 婚姻法 第一条 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第二条 禁止重婚、纳妾。禁止童养媳。禁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禁止任何人藉婚姻关系问题索取财物。 第三条 结婚须男女双方本人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妇女在投票选举 断发易服 西式食品 花园洋房 社交礼仪 1、物质生活的 变化 2、社会风俗的 变化 婚丧嫁娶 废止缠足 出行工具 始于留美幼童 有钱人的时尚 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 戊戌变法时期的不缠足会 (一)变化的表现(尤其是大城市、通商口岸) 一、动荡变化中的近代生活 (二)变化的原因 1)西方国家对中国侵略的客观影响 2)历届政府政策的影响 3)近代工商业发展的影响 4)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和先进中国人主动吸收西方文明 生活方式、习俗朝进步文明的方向发展,这与中国的近代化发展相适应; 但广大农村仍旧以传统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为主 二、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 1、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8) 1)变化的原因 A 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生产积极性提高,生活积极向上 B 开展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C 党和政府切实解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lmu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