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城市湿环境3、4全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城市储水能力与生态地面 一、城市水分平衡的特征 来源 水体蒸发 植物蒸发 人为 影响因素 地面性质 水体分布 季节 阴晴 一、城市水分平衡的特征 相对湿度与气温变化反相 一、城市水分平衡的特征 年变化————内陆和沿海地区差别较大 一、城市水分平衡的特征 降水量:指降落到地面的雨、雪、冰雹等融化后,未经蒸发或渗透流失而积累在水平面上的水层厚度,以mm为单位。 降水时间:指一次降水过程从开始到结束的持续时间,用h,min来表示。 降水强度:指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降水量的多少是用雨量筒和雨量计测定的。降水强度的等级,以24小时的总量(mm)来划分:小雨<10;中雨10~25;大雨25~50;暴雨50~100。 一、城市水分平衡的特征 影响因素:气温、地形、大气环流、海陆分布 我国降水量大体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因受季风的影响,雨量都集中在夏季,变化率很大,强度可观。年雨量变化也很大。 北京最大年雨量近110cm,最小年雨量不足20cm。华南地区季风降水从5月到10月,长江流域6-9月,梅雨是长江流域夏初气候上的一个特殊现象,其特征是雨量缓而范围广,延续时间长,雨期20-25天左右。珠江口和台湾南部7、8月多暴雨,一般出现范围小,持续时间短。布 一、城市水分平衡的特征 城市水分收入大于郊区 降水量:城郊 供水量:城郊 燃烧产水量:城郊 我国降水分布 我国降水基本集中在夏季,长江流域在夏初有“梅雨”降雪集中在北纬35°以北 2、城市水分蒸散量和储存量比郊区小 不透水面积比郊区大:人工铺砌地面 排水量:城郊,管道系统 储水量:城郊,地表状况。 散失水量:城郊,都排了 当城市25%为不透水面积时,全年蒸散量要减少19% 3、城市径流量比郊区大 同一地区,城市化加大径流量; 二、铺设生态地面为城市增加水资源 1、城市铺设不透水地面的危害 不利于雨水和雪水渗透入地,减少土地储水量和水分蒸发量 增加城市热岛效应 破坏城市地面生态 2、5种生态地面 1)用透水性地砖铺路。砖是透水的,砖与砖之间的连接处由透水性填充材料拼接。适合于人行道、自行车道和步行街巷地面的铺设。 2、5种生态地面 2)用孔型混凝土砖铺设停车场和自行车存放地地面,砖孔中用腐殖质拌土填上,杂草生长于其中。这种地面有40%的绿化面积。 5种生态地面 3)用实心砖,但砖与砖之间留出一定空隙来铺路。空隙中是泥土,使天然的草能生长出来,这样的地面可以有35%的绿化面积。适合于居民区、公园和街头广场的地面; 5种生态地面 4)用细碎石或细鹅卵石来铺路,地面仅由大小均匀的石子散落铺成。地面透水好,不长草。适于房舍周边、人行道边、居民区的小步行道、校园和公园的步行道路。 5种生态地面 5)用孔型砖加碎石来铺路,即:在带孔的地砖孔中撒入小卵石或碎石来铺地面。这种地面不生杂草,但可使雨水顺利渗透,而其地面的热反射大大低于全硬化地面。 伦敦小街上的生态地面 德国弗莱堡铺设的透水型人行道 透水型生态地面 讨论 透水铺装的好处。(原理) 3、铺设生态地面的区域 人行道、步行道 露天停车场; 房舍周边、庭院及街巷; 特殊车道和出车道 公共广场 第四节:城市湿环境的自然调和 自然调和原理 水分蒸发的自然调和作用 不同的蒸发类型 一、自然调和原理 1、原理:城市湿环境,在自然的降水、太阳辐射热、长波辐射和自然风速等自然因素作用下,经过蒸发或冷凝、热质交换等过程,原湿环境A通过自然调和变成湿环境B,其能量要素通过重组改变成了新的形式。 2、城市湿环境自然调和条件 1)具备完整的气象要素 太阳辐射、长波辐射、天然降水、自然风力 2)必须要有调和界面 即气候能量发生转换的场所:建筑外表、地表及蓄水表面等 3、基于自然调和的环境设计 设计手段 合理设计城市热湿环境 改善城市表面 加大绿化、水体 改善水平衡:降水、蓄水、蒸散、径流等 合理设计建筑湿环境和热环境 建筑材料 建筑布局 建筑构造 建筑形式 建筑环境设计 主被动蒸发之区别 二、不同蒸发类型的对比 1)自由水表面的蒸发冷却 2)多孔材料蓄水蒸发冷却 多孔材料热湿交换 2、水分蒸发量对比 1)贴附水膜的水分蒸发量 淋水屋面

文档评论(0)

5500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