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与数据库建设报告汇.ppt

全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与数据库建设报告汇.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与数据库建设报告 汇报人:王新波 博士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与特殊教育中心 汇报提纲 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的背景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起 学生心理发展的现实需求 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的意义 引言 医学观念转型说起 “这是什么”反射与厌学 特色高中工程 周国平的名言与南昌街头的大学生 与传统教育相比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与教育使命与目标高度契合。 “减负增效+幸福有成” 《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2 中央教科所所长题序 中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发展很快,取得了很大成就。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竞争也日益加剧,人际矛盾冲突也呈现出新的表现形式。如何面向现实,理论联系实际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每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正是怀着这样一种心情和责任感,孟万金教授长期致力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出版了现在这本专著,可喜可贺。 这本书的最大特点是:针对传统“诊治式”心理健康教育偏重于面向少数问题学生之不足,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指导,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了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精华,将研究和教育重心确立为人和社会的积极因素方面,牢牢把握弘扬“浩然正气”的大方向,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全面渗透、全员参与的途径,重点培养学生内在积极心理品质和开发心理潜能。不仅具有补救性功能,更强调发展性功能、预防性功能,使人具有积极的理想追求、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高效的学习和工作状态、建设性的人际关系、健全的人格和幸福的精神生活等。引领心理健康教育从消极、被动、补救,向积极、主动和发展的方向转型;从面向问题学生和学生的问题,向面向全体学生和全面开发心理潜能、提高综合心理素质方向转型;从专职教师的专门服务,向全员参与、学科渗透、全方位服务方向转型。简言之,就是一切从“积极”出发,即用积极的视角发现和解读各种现象,用积极的内容和途径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用积极的过程诱发积极的情感体验,用积极的反馈强化积极的效果,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生。从而为和谐社会奠定积极的心理基础,营造和谐的精神状态。 我们期待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揭开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篇章。 是为序。 《中国教育报》书评 (二)学生心理发展的现实需求 现代化是把双刃剑 幸福与快乐 从假药到各种“门” 精神健康 (二)学生心理发展的现实需求 人格健全+幸福有成 “又爱又恨”的心理课、“不尴不尬”的 (三)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的重要意义 (三)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的重要意义 (三)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的重要意义 (三)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的重要意义 (三)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的重要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汇报提纲 汇报提纲 一、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的背景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起 学生心理发展的现实需求 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的意义 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的工具 中国中小学积极心理品质测量网上平台简介 汇报提纲 (一)研究内容 (二)创新之处 (三)研究过程 汇报提纲 七大区域数据库人数分布(人) 34170 34528 39179 合计 7211 7247 7764 西北 2735 2786 3075 西南 4900 4951 6778 华南 3716 3730 3935 华中 3936 3960 4615 华东 8428 8546 9639 华北 3244 3308 3373 东北 再次筛选有效数据 初步整理有效数据 实得数据 区域 4.数据库建设与数据分析阶段(2010年1月-5月) ② 常模制订与数据分析 以“全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万人数据库”为基础,着手开展了常模制订。目前初步制订的常模类型为发展常模,以年级为主线,计算6大维度15项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的年级当量。 同时,以8大数据库为基础,进行了全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总体发展现状的考察,并对不同年级(小学三年级——高中三年级,部分地区没有小学六年级,包含初四年级)、性别(男、女)、年龄(7-20岁)、所在区域(七大区域)、学校类型(城市、县镇、农村)、父亲职业、母亲职业、家庭背景(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工人职员、农民、军人自雇主、其他)等相关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进行了比较。考察不同群体学生的差异以及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影响因素。 另外,还对7对测谎题的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与考察。 课题研究进程大事记 初步整理分析数据,撰写结题申请报告 申请结题 2010.5 16 指导北京19中申请到100多万拨款,通过多轮招投标建设“北京19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d7f8dg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