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介绍幻灯专家版20110621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降压药选择 CCB、利尿剂可用于一般高血压、老年高血压等。 ACEI、ARB可用于伴代谢异常的高血压,如糖尿病、肾脏病、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蛋白尿等。 β受体阻滞剂可用于伴心绞痛、心动过速的高血压患者。 降压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1)三药联合的方案:在上述各种两药联合方式中加上另一种降压药物便构成三药联合方案,其中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ACEI(或ARB)﹢噻嗪类利尿剂组成的联合方案最为常用。 (2)四药联合的方案:主要适用于难冶性高血压患者,可以在上述三药联合基础上加用第四种药物如?受体阻滞剂、螺内酯、可乐定或?受体阻滞剂等 高血压伴脑卒中 病情稳定的脑卒中患者 血压目标一般应达到140/90 mmHg。常用的5种降压药物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ACEI、ARB及?受体阻滞剂均能通过降压而发挥预防脑卒中或TIA作用。利尿剂及某些降压药物可能效果更好些。可选择单药或联合用药。对老年尤其是高龄患者、双侧颈动脉或颅内动脉严重狭窄患者、严重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应谨慎降压治疗。降压药从小剂量开始,密切观察血压水平与不良反应,根据患者耐受性调整降压药及其剂量。 高血压伴脑卒中 急性脑卒中的血压处理 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前血压应控制在185/110mmHg。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24小时内血压升高的患者应谨慎处理,除非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00mmHg,或伴有严重心功能不全、主动脉夹层、高血压脑病者,一般不予降压,降压的合理目标是24小时内血压降低约15%。有高血压病史且正在服用降压药物者,如神经功能平稳,可于卒中后24小时开始使用降压药物。 高血压伴脑卒中 急性脑卒中的血压处理 急性脑出血患者,如果收缩压>200 mm Hg或平均动脉压>150 mm Hg,要考虑用持续静脉滴注积极降低血压,血压的监测频率为每5分钟一次。如果收缩压>180 mm Hg或平均动脉压>130 mm Hg,并有疑似颅内压升高的证据者,要考虑监测颅内压,用间断或持续的静脉给药降低血压;如没有疑似颅内压升高的证据,则考虑用间断或持续的静脉给药轻度降低血压 钙拮抗剂有效预防脑卒中 钙拮抗剂是中国高血压人群降压治疗有效证据最充分的一类药。 由我国独立完成的临床研究如中国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研究、上海老龄人群硝苯地平研究、高血压综合防治研究等几乎均采用了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且一致地证实其有效,不仅可降压达标,而且明显降低了各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改善预后,尤 其是可以明显降低高血压患者脑卒中风险。  钙拮抗剂有效预防脑卒中  2009年发表于Hypertension杂志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显示,钙拮抗剂较ACEI进一步降低脑卒中风险13%(P=0.016),较ARB进一步降低5%。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伊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研究中,氨氯地平组脑卒中发生风险较ARB厄贝沙坦组明显降低55%。由此可见,钙拮抗剂预防脑卒中的效果优于RAAS阻断剂。 总 结 高血压治疗主要目标是血压达标,以便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及死亡率 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应根据心血管总体风险,决定治疗措施。应关注对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 我国是脑卒中高发区。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是脑卒中,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 无论单药还是联合治疗,CCB均为一线选择 * * 表1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级 级 别 收 缩 压(mmHg)/ 舒 张 压(mmHg) 正常血压 120 和 80 正常高值 120~139 和/或 80~89 高血压 ≥140 和/或 ≥90 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和/或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和/或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和/或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和 90 注:⑴、本表与2005《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相同 ⑵、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则以较高的级别为准 ⑶、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级 风险分层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1-3级) 男性55岁;女性65岁 吸烟 糖耐量受损和/或空腹血糖受损 血脂异常: TC?5.7mmol/L(220mg/dl) 或LDL-C3.3mmol/L(130mg/dl) 或HDL-C1.0mmol/L(40mg/dl) 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0岁) 腹型肥胖(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或肥胖(BMI?28kg/m2) 高同型半胱氨酸≥10 umol/L 2010中国

文档评论(0)

daoxbivi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