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第六版第六章 配位化合物课件.ppt

无机化学第六版第六章 配位化合物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配位平衡常数 第三节 配合物的解离平衡 Cu2++ 4NH3 [Cu(NH3)4]2+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意义:是衡量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稳定性的量度。 配体个数相同,Ks 值愈大,配离子就愈稳定。 lgKs: [Cu(NH3)4]2+ Ks = 2 ? 1013 lgKs = 13.3 二、逐级稳定常数 配离子的形成分步进行的,每一步对应一个Ks: 三、积累稳定常数: β Cu2++NH3 = [Cu(NH3)]2+,β1 Cu2++2NH3 = [Cu(NH3)2]2+,β2 Cu2++3NH3 = [Cu(NH3)3]2+,β3 Cu2++4NH3 = [Cu(NH3)4]2+,β4 同理:[Cu(NH3)]2+ β1= KS1 [Cu(NH3)2]2+ β2=KS1KS2 [Cu(NH3)3]2+ β3=KS1KS2KS3 [Cu(NH3)4]2+ β4=KS1KS2KS3KS4 总稳定常数(Ks) :最后一级积累稳定常数Ks [Cu(NH3)4]2+ Ks = β4 例题:写出 [Ag(NH3)2]+ 的稳定常数的表达式。 多齿配体与中心离子配位后形成的配合物具有环状结构 螯合物:具有环状结构的配合物称为螯合物. 四、影响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螯合效应 生成螯合物使配合物稳定性增加 五元环和六元环的螯合物最稳定 环数越多螯合物愈稳定 例如:血红素就是一种含铁的螯合物, 维生素B12是含钴的螯合物,对恶性贫血有防治作用。 胰岛素是含锌的螯合物。 有些可用作重金属(Pb2+,Pt2+,Cd2+,Hg 2+)中毒的解毒剂 五、配位平衡的移动 得失电子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强L/ 较稳定 配合物 (沉淀剂)X MXn 沉淀 OH- 氢氧化物 沉淀 H+ 弱电解质 N NL M + nL MLn 1. 配位体浓度的影响 例:若在 0.1mol/L 的 [Ag (NH3)2 ]+ 中通入氨,使氨的浓度为1mol/L,此时溶液中的 Ag+ 浓度是多少? 初始: 0.1 平衡:x 1 0.1- x 解: Ag+ + 2NH3 [Ag (NH3)2 ]+ x = 9.9×10-9 (mol·L-1) 因溶液酸度增大而导致配离子解离的作用称为酸效应。酸效应使配离子的稳定性下降。 [Cu(NH3)4]2+ = Cu2++ 4NH3 + 4H+ 4NH4+ + 6H+ 6HF 配体的碱性 ,酸效应 配离子的KS值 ,酸效应 2、溶液酸度的影响 [FeF6]3- = Fe3++ 6F- 另一方面,由于中心原子大多是过渡金属的离子,在水中易发生水解: [FeF6]3- = Fe3+ + 6F- + 3OH- 3Fe(OH)3 因金属离子与溶液中的OH-结合而导致配离子解离的作用称为水解效应。 水解效应也使配离子的稳定性下降。 * * 内 容 回 顾 一、基本概念 氧化数、氧化还原电对、电极电势、电势图 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 三、原电池及其表示方法 四、能斯特方程 T=298.15k时, 第六章 配位化合物 (Coordination compound) 主讲人  董秀丽副教授 学习要求 掌握:配位化合物的组成和命名;配位平衡的移动(包括酸碱度、沉淀平衡、其他配位平衡的影响),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理解:螯合效应及影响螯合物稳定的因素 重难点:配合物的组成和命名,配位平衡常数及配位平衡的有关计算 叶绿素(chlorophylls a)是镁的大环配合物,作为配位体的卟啉环与Mg2+离子的配位是通过4个环氮原子实现的。 叶绿素是一种绿色色素, 它能吸收太阳光的能量, 并将储存的能量导入碳水化合物的化学键。 阳光 n CO2 + n H2O (CH2O)n + n O2 叶绿素 这就是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 血红素是个铁卟啉化合物, 是血红蛋白的组成部分。 Fe原子从血红素分子的 血红蛋白本身不含图中表示出来的那个O2分子,它与通过呼吸作用进入人体的O2分子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通过血流将氧输送至全身各个部位。 下方键合了蛋

文档评论(0)

daoxbivi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