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16问题探讨1.2.3. 一、教学目标 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自学指导 阅读16-17页: 1.分析反射的概念,反射弧的组成,说出反射的大致过程。 2.完成17页思考讨论1.2.3.4;画出神经元的模式图和反射弧的模式图(作业本)。 3. 解释反射弧的完整性 练习 自学指导 阅读17-18页: 1.分析静息电位及神经纤维受刺激后电位变化的原因(18页楷体字部分); 2.分析讨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形式、原因、方向(18页小字部分) 3.画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电位变化示意图,标出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局部电流方向及兴奋传导的方向(作业本)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怎样产生和传导的呢? 兴奋以电信号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 一个反射弧至少两个神经元,相邻的神经元间并不直接相连,信息怎样传的? 自学指导 阅读18-19页 1.画出突触结构示意图,标出各部分名称(作业本),明确一个突触涉及几个神经元? 2.描述并画出突触处信息传递过程的图解(作业本),说明兴奋为什么在突触处是单向传递的。 单向传递 突触延搁 对内环境的敏感性 对某些药物非常敏感 小结 总结: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3.反射是兴奋沿着反射弧传导的结果; 4.兴奋是神经元上产生的电信号; 5.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元上传导; 6.兴奋通过突触结构在神经元之间传递。 自学指导 1.观察图2-5,说出各级中枢的分布和功能 2.阅读20页资料分析,讨论1.2.3. 阅读20-21页: 1.说出大脑的各项功能 2.分析图2-6,分析不同言语区的功能及受损后可能出现的症状 3..分析学习和记忆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有哪些 4.分析不同形式记忆的关系。 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不同的神经中枢调节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 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调控。 一般来说,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调控。 资料一 1861年,法国外科医生保尔·布洛卡在巴黎召开的人类学会议上,公布了一个令人感兴趣的病例:病人能听懂别人讲话,能用面部表情和手势同别人交流思想,可是说话非常困难,只能说一个“Tan”字。对病人进行检查,结果一无所获,病人与讲话的有关肌肉和发音器完全正常。 病人死后解剖检查发现,他大脑左半球的额下回后部(S区)有病变,这个病变部位正好位于大脑皮层控制口咽肌运动的区域之前,显然与口咽肌完成发音和说话动作有关。 后人将这种病例称为“运动性失语症”。 (3)若刺激A点, 图中电流计B将偏转___次。 (4)若①中含有一致病基因,则其人的该致病基因来自其祖母的几率为______。 ★下图为人体神经元细胞模式图: 下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请回答: 5.下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请回答: 5.下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请回答: 5.下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请回答: (1)对反射弧结构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代表传出神经 B.③代表神经中枢的突触 C.M代表效应器 D.S代表感受器 s m A 各位教师参考的练习 s m C (2)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原因是 A.冲动在S中单向传导 B.冲动在②中单向传导 C.冲动在③中单向传导 D.冲动在①中单向传导 (3)假设M是一块肌肉,现切断a处,分别用阈值以上的电流刺激Ⅱ、Ⅲ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Ⅱ处,肌肉_________;刺激Ⅲ处,肌肉_________。 s m 收缩 无反应 (4)在离肌肉5毫米的Ⅰ处给予电刺激,肌肉在3.5毫秒后开始收缩,在离肌肉50毫米的Ⅱ处给予电刺激,肌肉在5.0毫秒后开始收缩。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为_____毫米/毫秒。 s m 30 兴奋的传导 兴奋的传递 突触 (1)突触种类: 突触小体: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 突触小体与多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等相接触而共同形成突触。 轴突—胞体 轴突—树突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化学信号) 轴突 线粒体 突触小泡(内含递质)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突触 突触前膜( ) 突触后膜(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 ) 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01019疟原虫镜检课件.ppt
- 10.3胎位异常课件.ppt
- 10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课件.ppt
- 10传染病流行病学课件.ppt
- 10直流锅炉启动过程中注意事项课件.ppt
- 10磷酸戊糖途径课件.ppt
- 10章 原核基因表达调控课件.ppt
- 10第十讲上肢矫形器pbl教学课件.ppt
- 11 分枝杆菌属课件.ppt
- 11 体液免疫应答课件.ppt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390-2025动力锂电池生产设备通信接口要求.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10184-2025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pdf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24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pdf
- 豫园股份: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