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感觉系统 吴东阳 登封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2010.7.14 感觉检查的注意事项 病人必须意识清晰和高度合作 意识不清的病人,只能通过观察病人对疼痛刺激引起的反应,非常粗略地推测其痛觉的情况,病人通常用呻吟、痛苦表情、缩回肢体等来表示反应 检查前要使病人 了解检查方法及要求 检查时病人闭眼,应告知在受感觉刺激时,立即主动回答,应避免暗示 感觉检查的注意事项 二感觉的分类 临床分类 特殊感觉 听觉.视觉.嗅觉.味觉 一般感觉 浅感觉:痛.温.触 深感觉:位置、运动、振动 皮层感觉:实体.图形.两点辨别.定位.重量 三感觉的传导通路 浅感觉传导通路 深感觉传导通路 触觉传导通路 浅感觉传导通路 感受器----脊神经节(I)------后角(II)------同侧上升2-3个节段,经脊髓前联合-----脊髓丘脑侧束----延髓前外侧,在上升过程中渐内移----桥脑,逐渐接近内侧丘系-----中脑-----与内侧丘系混合进入丘脑腹后外侧核(III)-----内囊后肢的后1/3-------放射冠-----中央后回 深感觉传导通路 感受器(神经肌梭、神经肌腱、潘氏小体)-----脊神经节(I)-----脊髓后索,在胸4以下仅有传导下肢的深感觉纤维,称薄束;其上加入了传导上肢深感觉的传导纤维,称楔束,薄束在内,楔束在外------延髓薄束核、楔束核(II)-----内弓状纤维,从前方绕过中央管交叉到对侧------内侧丘系-----桥脑、中脑-----丘脑腹后外侧核(III)-----内囊后肢的后1/3-------放射冠-----中央后回 触觉传导通路 粗略触觉传导通路:感受器----脊神经节(I)------后角(II)------同侧上升2-3个节段,经脊髓前联合-----脊髓丘脑前束----延髓前外侧,在上升过程中渐内移----桥脑,逐渐接近内侧丘系-----中脑-----与内侧丘系混合进入丘脑腹后外侧核(III)-----内囊后肢的后1/3-------放射冠-----中央后回 精细触觉传导通路:与深感觉传导通路相同 感觉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小结 感觉系统由三级神经元组成。 第一级神经元:假单级神经元,位于神经节。 第二级神经元:其纤维均为交叉纤维,神经元位于交叉前 浅感觉及部分触觉:后角,在脊髓交叉 深感觉及部分触觉:薄束核、楔束核,在延髓交叉。 第三级神经元:丘脑腹后外侧核 感觉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小结 周围神经及后根各种感觉纤维是混合的。 脊髓内传导束分布: 浅感觉纤维的排列顺序从内-外依次为颈、胸、腰、骶。 深感觉纤维的排列顺序:与浅感觉相反。 体表感觉的节段分布: 上下肢的节段性分布比较复杂 C2=枕部皮肤 C3=颈部皮肤 C4=肩胛部皮肤 C5~7=手、前臂、上臂桡侧面皮肤 C8~T1=手、前臂、上臂尺侧面皮肤 L1~5=下肢前面皮肤 S1~3=下肢后侧皮肤 S4~5=臀部内侧、会阴部、肛门、生殖器皮肤 四、感觉障碍的分类: 1、刺激性症状:感觉通路刺激性病变可引起感觉过敏(量变),也可引起感觉倒错、感觉过度、感觉异常及疼痛等(质变)。 2、抑制性症状:感觉通路破坏时出现的感觉减退或缺失。同一部位各种感觉均缺失称为完全性感觉缺失;同一部位仅某种感觉缺失而其他感觉保存,则称为分离性感觉障碍。 感觉障碍的性质: 感觉减退或消失:是指在意识清晰下,受检者对刺激不能感知或感知力减低. 这是由于感觉神经遭受破坏性损害,使感受器冲动全部或部 分不能传导到感觉中枢所致。 感觉异常:系指无外界刺激而出现自发的感觉,例如麻木、蚁走、针刺感或寒 凉、灼热感等。常见于感觉神经早期、不全性损害时。 感觉过敏:感觉的刺激阈降低,对轻微的刺激出现强烈反应或对正常刺激敏感 性增加。是由于感觉神经受到刺激性损害所致,见于早期病变或恢复期。 感觉过度:感觉的刺激阈增高,反应时间延长,同时对刺激的部位或性质难以确定的,很强烈的不适感,此外对刺激还具有扩散的趋势。 感觉倒错:对一种感觉刺激误认为另一种感觉刺激. 疼痛(分布.性质.程度.频度.发作性或持续性):局部痛、扩散痛、放射痛、牵涉痛、痛性感觉缺失 感觉分离:是指同一部位某种感觉障碍,而其它感觉正常。 a .浅感觉分离:指某一部位的痛、温觉减弱或消失,触觉正常。 b .深浅感觉分离:主要指深感觉障碍,而浅感觉正常。 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 按感觉障碍范围的特点分类: 周围神经型: 节段型: 传导束型: 交叉型: 偏身型: 1、周围神经型: 感觉障碍局限于某一周围神经支配区,如桡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股外侧皮神经等受损; 末梢神经损害:双侧对称性的四肢末端,手套样及袜套样感觉障碍。 多数周围神经的各种感觉障碍,为神经干或神经丛病变。如三叉神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1第十讲上肢矫形器课件.ppt
- 12.1认识内能(沪粤新版)课件.ppt
- 12.DNA的复制、修复与重组DNA技术课件.ppt
- 12-第11章-地球环境及变迁-2小时课件.ppt
- 12.基因结构及其重组机理课件.ppt
- 12.解表除湿消导方药课件.ppt
- 12_数据库设计-需求分析课件.ppt
- 12中医妇产科病因病机课件.ppt
- 12号 债务重组课件.ppt
- 12月5日精神分裂症简单课件课件.ppt
- 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及治疗.ppt
- 资源形势对化肥工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建议.docx
- 2025年主流越野车型盘点-生活日常.pdf
- 钨铁磷含量的测定磷钼蓝分光光度法.DOCX
-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全身护理品.pptx
- 2025年四川省广汉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中小学教师类)真题必考题.docx
- 2025年山东省莱州市事业单位考试(医疗卫生类E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强化训练试题集最新.docx
- 2025年山东省昌邑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重点难点精练试题最新.docx
- 2025年山东省荣成市事业单位考试(医疗卫生类E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知识点试题附答案.docx
- 2025年山东省栖霞市事业单位考试(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知识点试题必考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