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玉米丝黑穗病抗性遗传规律分析
邵冰
摘要:用国内外不同抗性的15份自交系配制了56份杂交组合,通过对杂交种发病率与双亲发病率以及配合力分析,发现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率小、配合力高且高产的杂交种,根据其抗性遗传特点, 在抗病品种选育上坚持以拓宽种质基础为主的综合选择方法。
关键词:玉米;抗性遗传;丝黑穗病
Analysis on the Genetic Regulation of
Maize Head Smut Resistance
Shao Bing
Abstract:
玉米丝黑穗病是东北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由于在玉米生产中大面积多年连作, 致使许多病害发生程度逐年加重,据王晓鸣在2003年调查, 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田间自然平均发病率均达15%, 辽宁省为10% 。选育和应用抗玉米丝黑穗病的品种是降低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率最经济有效的方法。近年,东北地区审定玉米品种时对丝黑穗病的抗性要求有所提高,本文对玉米丝黑穗病的抗性遗传规律进行了分析,为玉米育种提供参考。
材料与方法
1.2 供试材料
表1 自交系区号及名称
Table 1 The Code and name of inbred lines
编号 自交系(母本) 编号 自交系(父本)
Code Inbred lines Code Inbred lines 1 6wc 8 8415
2 郑58 9 F349
3 5918 10 东D202
4 8L1003 11 8H192
5 8L1061 12 丹黄34
6 Mo17 13 中106
7 4cv 14 吉853
15 黄早4 1.2 抗性接种方法
本试验选用了部分经过初步鉴定国内外抗病性的不同抗病级别的自交系,2009 在自交系鉴定圃组配了56个组合。2010 年在吉林农业大学试验田中接种种植,采用NCⅡ方法随机区组设计,每个自交系及所组配的杂交种种植2 行,3 次重复,行长5m,株距25cm,每穴保留2 株,一般玉米丝黑穗病接种的菌土按1‰比例配制,播种时, 先撒100 g无菌土, 然后播种, 上覆盖菌土100 g, 最后再覆盖田土踩实。开花后期调查发病率,并进行分析。
病株率调查和评价方法
在玉米乳熟末期调查每个自交系的丝黑穗发病情况,分别记载小区总株数和发病株数,并计算病株率。病株率= 发病株数/ 调查总株数×100%。根据病株率进行抗性分级,病株率在0%~1.0%为高抗(HR);1.1%~5.0%为抗病(R);5.1%~10.0%为中抗(MR);10.1%~40.0%为感病(S);40.1%~100%为高感(HS)。
结果与分析
2.1 鉴定结果
对56份杂交种及其亲本丝黑穗接种鉴定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对照材料黄早4和Mo17的发病率分别80%和2.8%,分别表现为高感与抗病。各自交系和杂交种抗性差异较大,总体上抗病和感病的自交系比例为2:1,表现抗病的自交系2份,包括F349、Mo17;表现中抗的自交系8份,包括6wc、5918、8L1061、4cv、8415、东D202、丹黄34、中106;表现感病的自交系4份,包括郑58、8L1003、8H192、吉853;表现高感的自交系为黄早4;在56个杂交种中抗性为高抗的杂交种有3份,占杂交种总体的5.36%;抗病的杂交种有10份,占杂交种总体的17.86%;中抗的杂交种有26份,占杂交种总体的46.42%;感杂交种的有14份,占杂交种总体的25%;高感的杂交种有3份,占杂交种总体的5.36%,杂交种抗病与感病的比例约为7:3,接近自交系抗病与感病的比例。
表2 杂交种及其亲本抗病鉴定表
Table 2 Hybrids and the identification table of parental resistance
编号 组合号 母本发病率 父本发病率 亲本平均发病率 杂交种发病率 抗性
No. Portfolio The incidence Paternal Parents of the Hybrid Resistance
of female morbidity Average morbidity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