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脑和脊髓的被膜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被膜—硬膜、蛛网膜、软膜; 作用—保护、支持脑和脊髓。 产生部位—脉络丛; 物理性质—无色透明,总量为150ml。 * 第一节 脑和脊髓的被膜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一、脊髓的被膜 上端—附于枕骨大孔边缘, 与硬脑膜相续。 下端—平第二骶椎水平以 下迅速变细包裹脊 髓终丝,最后附着 于尾骨。 两侧—于椎间孔处与脊神 经外膜相延续。 厚而坚韧,由致密结缔 组织构成; ㈠ 硬脊膜 硬膜外腔: 硬脊膜与椎管内面骨膜之间的窄腔。 硬膜外腔 蛛网膜下腔: 蛛网膜与软脊膜间的腔隙。 下部在马尾和终丝的周围扩大为终池,腰椎穿 刺是将针打入终池。 ㈡ 脊髓蛛网膜 跨越沟裂,向上与脑的 蛛网膜相续,向下包被马尾,止于第二骶椎。 很薄,含血管, 紧贴脊髓表面,深 入脊髓的沟裂之中, 与不易分离。 ㈢ 软脊膜 齿状韧带— 包被脊髓的表面, 在脊神经前后根之间。 齿状韧带 二、脑的被膜 ㈠ 硬脑膜 颅底—结合紧密。颅底骨折,易将硬脑膜连同蛛网膜一起撕裂,使脑脊液外漏,颅前窝筛板近的骨折,使脑脊液流入鼻腔—鼻漏。 由脑膜与颅骨骨膜愈合而成; 颅顶—连结疏松。颅顶骨损伤出血时,形成硬膜外血肿,使硬脑膜从颅顶剥离,向内挤压脑组织而发生症状。 特殊结构: 1. 大脑镰 2. 小脑幕 3. 硬脑膜静脉窦(硬膜窦) 1)上、下矢状窦 2)直窦 3)横窦 4)乙状窦 5)窦汇 6)海绵窦 ㈡ 脑蛛网膜 小脑延髓池: 小脑与延髓之间。 蛛网膜颗粒: 蛛网膜突入硬膜窦。 小脑延髓池 ㈢ 软脑膜 很薄,含血管,紧贴脑深入脑 沟裂之中,与它们不易分离。 脉络丛: 在某些部位,脉络组织中的血管反复分支形成丛,连同其表面的软脑膜和室管膜上皮突入脑室。 脉络组织: 在脑室的一定部位,软脑膜及其血管与该部位脑室壁的室管膜上皮共同构成。 第二节 脑和脊髓的血管 一、脑的血管 特点: 1. 血供丰富:自左心室搏出的动脉血有15%通过脑组织, 安静750ml/分。 2. 耗氧量大:占全身耗氧量的20~50%。 3. 无搏动: 1)颈内动脉、椎动脉进入颅内有一段极度弯曲的行程。 2)动脉在软膜下互相吻合,分散和减弱了动脉的扑动。 3)颅腔的密闭。 4)管径菲薄,弹力纤维少。 ㈠ 脑的动脉 1.颈内动脉— 大脑半球前2/3、 部分间脑。 2.椎动脉— 大脑半球后1/3 、 间脑、 小脑、 脑干。 1. 颈内动脉 ⑴ 大脑前动脉: 前交通动脉 中央支:尾状核、豆状核前部、内囊前肢; 皮质支: ⑵ 大脑中动脉: 中央支:尾状核、豆状核、内囊后肢和漆部; 皮质支; ⑶ 脉络膜前动脉: ⑷ 后交通动脉: 2.椎动脉 锁骨下动脉→穿上六颈椎横突孔 →枕骨大孔→颅后窝→基底部 →基底动脉。 分支: ⑴脊髓前、后动脉: 脊髓,延髓下段; ⑵小脑下后动脉: 小脑下面的后部,延髓; 小脑下后动脉 小脑下前动脉 基底动脉的分支: 1)小脑下前动脉: 小脑下面的前部; 2)迷路动脉: 内耳迷路; 3)脑桥支: 脑桥基底部; 4)小脑上动脉: 小脑上面; 5)大脑后动脉: 分布枕叶,颞叶的底面; 3.大脑动脉环(willis)(脑底动脉环) 前交通动脉、 大脑前动脉、 颈内动脉、 后交通动脉、 大脑后动脉。 前交通动脉 后交通动脉 大脑后动脉 颈内动脉 大脑前动脉 机能意义: 1)沟通颈内动脉与椎动脉; 3)建立脑的侧副循环。 2)调整脑的血液供应; ㈡ 脑的静脉 一般不与动脉伴行,没有阻血逆流的完整静脉瓣。 1. 浅静脉 大脑皮质、髓质浅层静脉血→大脑上、中、下静脉→上矢状窦、海绵窦、横窦、乙状窦→颈内静脉; 2. 深静脉 大脑髓质深层、基底核、间脑、脉络丛 的静脉血→大脑大静脉→直窦。 二、脊髓的血管 ㈠ 动脉的动脉 1. 椎动脉 ⑵脊髓后动脉 动脉冠—连接脊髓前、后

文档评论(0)

cumhuatg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