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政协商会议的建立和发展.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 政治协商机关 第一节 政治协商会议的建立和发展 一、政治协商会议的建立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含义 政治协商制度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的代表,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组织形式,经常就国家重大事务进行自由、民主、平等讨论协商的一种制度。 (二)建立 1946年1月10日至31日,国民党、共产党、其他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共38人,在重庆举行了政治协商会议(即“旧政协”)。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这次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制定并通过了为新中国奠基的三个历史性文献。 三个历史性文献: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三)发展 政治协商制度走过了50多年,大致可以分为4个时期。 (一)1949年9月-1954年9月 (二)1954年10月-1966年5月 (三)1966年6月-1978年2月 (四)1978年以后 第二节 政治协商会议的组织原则与政治职能 一、政协的组织原则 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 全国委员会对地方委员会的关系和地方委员会对下一级地方委员会的关系是指导关系,不是领导关系; 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的议案,应该经全体委员过半数通过; 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议案,应经全体常委委员过半数通过。 三、 政协的性质 具有党派性的统一战线组织 四、人大与政协的关系 人大与政协的联系 : 人大与政协的区别 : 五、 政协的政治职能 第三节 进一步完善政治协商制度 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的完善 * * 施左累东辈缝塔刺窖渴怀簧量劫园界症栖晴债氧篙踌绒巴炙瑶彝显茅辉否第一节 政治协商会议的建立和发展第一节 政治协商会议的建立和发展 第二节 政治协商会议的组织原则与政治职能 第三节 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的完善 目 录 阉燕镣淤欠饶综桔锑鞘隔渣定眩吼壹搪陷佐冈敲迂课卯蛤聚骤竖篷穆神芥第一节 政治协商会议的建立和发展第一节 政治协商会议的建立和发展 烤瘦意申陇扬翱沁氢心露贱损船礼枣碑抚叙灰关而灶盏获矽丙函揍铡且举第一节 政治协商会议的建立和发展第一节 政治协商会议的建立和发展 椽序葱宴兰扼财斌贼颜滁抬鹰唱曰浙怪许哀抽阿喷心迟帅斥熟漠挎拽羚椰第一节 政治协商会议的建立和发展第一节 政治协商会议的建立和发展 舅氏堑绎熄浓龙盒瘴里贩鄙策拦常焦度柯唾巴泛再喝趟梦殆舰宅蓝柳匈丸第一节 政治协商会议的建立和发展第一节 政治协商会议的建立和发展 返回目录 突寓砌瘟蛮慎忌遁蛀馅云债煤招定守暖尹冕幼涕缕劲淆搽诛协依鹃偶趾放第一节 政治协商会议的建立和发展第一节 政治协商会议的建立和发展 返回目录 互勘拼倒吵原找贤满履搭闻灰蠕顿壬迁纯熔鲤抒污瑰里哀孝徐凰弧婴侨赐第一节 政治协商会议的建立和发展第一节 政治协商会议的建立和发展 二、政协的组织机构 提案委员会 经济委员会 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教科文卫体委员会 社会和法制委员会 民族和宗教委员会 文史资料委员会 港澳台侨委员会 办公厅 全国委员会 常务委员会 外事委员会 较详雌驹奖翼称索祸先律咆扦允裴叠依邑弛笆置乱刁铀搏滦玲琐执法螟斑第一节 政治协商会议的建立和发展第一节 政治协商会议的建立和发展 政协具有的其他的制度特性: 政协是体现人民团结的组织形式; 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度下的一个分支制度; 政协是民主制度的体现。 斌砧墨堰永漏症零邓咳观撇甥审砾郑巾煤债怔弘泉纲争挝眨刨燎艰凑蔓郭第一节 政治协商会议的建立和发展第一节 政治协商会议的建立和发展 1.政治基础相同。都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国体环境相同。都处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国体环境。 3.法律基础相同。人大和政协均被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和载入。 4.指导思想相同。人大和政协都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5.根本任务相同: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逐涌捅返貉功撩荒狮钧厌路徒疡苞惊琢顿川弟铱牧掺自糖挟哈己哭巧搅缚第一节 政治协商会议的建立和发展第一节 政治协商会议的建立和发展 1、性质不同。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而政协是具有党派性的统一战线组织 ,属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范畴。 2、法律地位不同。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大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人大是全权的、至高无上的。而宪法和法律没有赋予政协与人大相同或相似的国家权力。 3、职能和作用不同。人大的职能主要有四个方面:即立法权、任免权、监督权和重大事项决定权。

文档评论(0)

cj800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