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安徽教师招考:政治《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说课稿.doc

 2014年安徽教师招考:政治《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说课稿.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安徽教师招考:政治《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说课稿 ——更多公考咨询搜索:合肥人事考试网 ——更多公考咨询搜索:安徽人事考试网 (温馨提示:下载文档后,按住键盘ctrl,左键点击可以打开文章链接) 推荐阅读: 2014年安徽省事业单位招聘信息汇总(含16地市) 2014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辅导简章 2014年安徽省教师招聘名师课程101课时,2180元不过退费 安徽教师招考网为您提供:教材分析 一、本框在教材体系中所处的地位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这一框是高二哲学第二课第二节的首框。要分析本框在教材体系中所处的地位,首先要从本节内容在整个第二课所处的地位谈起。本节主题是讲述唯物辩证法的第二个总特征,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而这节内容是第一节内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的引申和深化,又是第三节内容(事物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的过渡环节和中介。因此,本节在本课的内在结构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框在第二节中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本节内容的逻辑起点。在第二节的三个框题中,第一框是起点,第二框是深化,第三框是方法论。 二、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一个原理:事物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2)理解两个概念:运动和静止。 (3)把握三个关系,联系和运动、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 (4)反对两种错误观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和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能力方面: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侧重培养学生四方面的能力。 (1)从五种运动运动形式的具体实例中,归纳出一般哲学观点的概括能力。 (2)学习分析物质和运动关系时所运用的辩证分析能力。 (3)通过学习运动和静止关系内容,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4)通过正反两种观点的对比,提高辨别是非能力。 觉悟方面: (1)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运动观。 (2)在理解哲理观点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框的教学重点是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因为本框的中心思想,就是讲述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而理解这个中心的关键,是懂得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只有明确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才能理解运动为什么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也才能完成本框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运动观。 2、难点 本框的教学难点有两个:一是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二是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第一个难点难在:(1)为什么把运动看成是物质的根本属性?除了运动以外,物质还有哪些属性,它们和运动的关系怎样?(2)第一课讲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本框又提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特性”与“属性”是什么关系?高二学生初学哲学容易把二者混淆在一起。 第二个难点难在:学生容易把握形象思维,但缺乏辩证思维能力,对于运动是什么,静止是什么,容易区分,但却认为,运动就是运动,静止就是静止。这里提出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难以理解和把握。 学生学情分析 哲学是比较抽象的东西,而高二学生只是容易把握形象思维,却缺乏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因此对哲学有关知识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师只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则会使学生对自己丧失信心,对政治课失去兴趣。 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教学方法 针对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依据现代教育理论,我采取激趣、设疑、自读、引发、精讲等策略。 激趣即创设情感,激发兴趣。“没有求知欲的学习,就像没有翅膀的鸟儿”。而求知欲又往往与兴趣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能支配内在动力,促进目标的实现。”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名家名言都告诉我们,兴趣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活动的前提条件。针对教材内容,我采取的激趣方法有: (1)语言激趣。教学是语言的艺术。政治课的吸引力、说服力、感召力主要来自教师的语言魅力。在本节课教学中,我除了力争做到语言的精练、准确,更注重采取多种语言形式,如:诗歌、成语、俗语、谚语、寓言、谜语、故事等,耐人寻味,幽默风趣,使学生始终兴趣盎然。例如: 谜语:人(小时四条腿,长大两条腿,老了三条腿),说明了人的一生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导入时用) 诗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讲运动的五种基本形式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时用) 成语、俗语:“沧海桑田”、“稳如泰山”、“生命在于运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讲物质离不开运动) 寓言:《坛经

文档评论(0)

tuihaodaoz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