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s2.1
2.2传输介质 s2.2
2.3数据编码 s2.3
2.4 数据传输方式 s2.4
2.5 数据通信方式 s2.5
2.6链路复用 s2.6
2.7 数据交换方式 s2.7
2.8 差错控制 s2.8
2.9 流量控制 s2.9
2.10 数据链路控制规程s2.10
2.11 通信网络物理层接口 s2.11
一、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1、信息与数据
信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映
数据:是信息的表示形式,是信息的物理表现
所有信息都要用某种形式的数据表示和传播。
信息不会因数据的表示形式不同而改变
2、信号
信号是数据的电磁编码或者电编码
信号是在特定通信方式中数据的物理表现,信号有具体的物理描述。
模拟信号 :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数字信号 :离散取值的物理量 。
2、信号
数字信号的再生:
信号在传递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的干扰而产生变形后,可通过信号判决再恢复成原来的信号。
3、信号带宽与信道带宽
信道 :通信系统中传输信号的通道
模拟信道
数字信道
信道包括通信线路和传输设备
根据信道使用的传输介质分:
有线信道
无线信道
根据适合传输的信号类型分 :
同一条传输介质上可以同时存在多条信号通道;一条传输线路上可以同时又多个信道,实现数据的传输
信道的性能决定了信号的传输质量和传输速率
模拟信道的带宽
信道可以传输的信号频率上限和下限之差,单位是Hz。
数字信道的带宽
一般用信道容量表示。信道容量是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是比特/秒(bps)。
3、信号带宽与信道带宽
信号带宽:信号中包含的频率范围
信号带宽=信号最高频率-信号最低频率
信道带宽:信道上允许传输电磁波的有效频率范围。
在时间轴上信号的宽度随带宽的增大而变窄。
3、信号带宽与信道带宽
光纤
3、信号带宽与信道带宽
?问题:
常听到人们将“带宽为10 Mb/s的以太网”说成是“速率(或速度)为10 Mb/s的以太网”或“10兆速率(或速度)的以太网”。试问这样的说法正确否?
传播速率:
信号比特在传输媒体上的传播速率就是电磁波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在传输媒体上的走多少距离。
传输速率:
计算机每秒钟可以向所连接的媒体或网络注入(也就是发送)多少个比特则是传输速率
3、信号带宽与信道带宽
描述信道的参量:
信道带宽
信道容量
信道允许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吞吐量
信道误码率
信道在单位时间内成功传输的总信息量
吞吐量是在没有帧丢失的前提下,设备能接受的最大速率
信道传输信号的出错率,是数据通信系统在正常的工作情况下的可靠性指标。
数字信号通过实际的信道
有失真,但可识别
失真大,无法识别
实际的信道
(带宽受限、有噪声、干扰和失真)
发送信号波形
接收信号波形
3、信号带宽与信道带宽
描述信道的参量:
信道误码率
N?传输的总位数
NE?出现错误的位数
通常情况下计算机网络的误码率应小于
每传输1Mb数据,不能多于一位的错误数据
4、数据通信系统模型
数据终端设备(DTE)
数据通信中的数据源和数据宿
通信控制器 :
数据链路层控制通信规程执行部件
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 )
用来连接计算机与通信线路的设备
数据电路 :通信线路加DCE设备
数据链路 :两个DTE之间通过握手建立起的传输通道
二、传输介质
1、双绞线
局域网中常用的UTP
三类双绞线:信道带宽为10Mbps
四类双绞线:信道带宽为16Mbps
五类双绞线(Cat 5):信道带宽为100Mbps
超五类双绞线(Cat 5e):信道带宽为125-200Mbps
六类双绞线:信道带宽为200-250Mbps
屏蔽双绞线(STP) /非屏蔽双绞线(UTP)
两根绝缘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
1).优点
尺寸小、重量轻、容易弯曲
价格便宜
容易安装和维护
RJ-45连接器牢固、可靠
2).缺点
抗干扰能力较弱
传输距离比较短
二、传输介质
1、双绞线
非屏蔽双绞线评价:
二、传输介质
1、双绞线
屏蔽双绞线评价:
1.优点
传输质量较高
电缆尺寸和重量与UTP相当
2.缺点
安装不合适有可能引入外界干扰
影响屏蔽因素
(1)环境噪声级别和类型;
(2)屏蔽层的厚度和所使用的材料;
(3)接地方法以及屏蔽的对称性和一致性。
二、传输介质
2、同轴电缆
外导体屏蔽层
绝缘层
绝缘保护套层
内导体
同轴电缆
1).优点
传输距离较远,覆盖的地域范围较大
技术非常成熟
2).缺点
电缆硬,折曲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