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一曲羡煞尘嚣.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缕一曲羡煞尘嚣   [摘 要]对于纳兰词的研究,不仅有清丽的小令,还有如《金缕曲》这样的长调慢词,它们体现了纳兰性德“哀感顽艳”的作词风格。《饮水词》中共收录《金缕曲》十一首,题材遍及咏物、悼亡、赠友、咏史等。本文选取其中四首《金缕曲》分析解读,试探纳兰性德在其中所寄寓的情感,探究其中的点滴“纳兰心事”。   [关键词]纳兰性德;纳兰词;金缕曲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379-01   “有人说,十七世纪的北京,既是康熙大帝的,又是纳兰性德的。一个乃一代英主,雄韬伟略;一个是御前侍卫,却诗才俊逸。只是纳兰性德英年早逝,令北京城的星空暗淡了许多。”[1]康熙二十四年,纳兰性德在跟随皇帝南巡后回到北京,不想突染重疾,至此一病不起。1685年5月,年仅三十一岁的纳兰性德溘然长逝。在他身后留下的仅有三百四十二首“纳兰词”。也正是这“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三百四十二首词作,积郁了纳兰性德一生的苦乐情愁。   一、恰与花神供写照:以花喻人表心事   说起《金缕曲》便不得不提到中国词史上的一件盛事――秋水轩唱和。公元1671年,时值康熙十年,词人周在浚下榻京城孙承泽的别墅秋水轩。周在浚寓居秋水轩后,“一时名公贤士无日不来,相与饮酒啸咏为乐”,其间接连举行了多次唱和活动,并一直持续到年末,当时词坛名士纷纷加入唱和之中,“见壁间酬唱之诗,云霞蒸蔚,偶赋贺新凉一阕,厕名其旁”,而秋水轩唱和也波及全国,一时藻制如云。当时,年方十六的纳兰性德虽并未参与到秋水轩唱和之中,但也用“秋水轩韵”填过一首《金缕曲》:   疏影临书卷。带霜华、高高下下,粉脂都遣。别是幽情嫌妩媚,红烛啼痕休泫。趁皓月、光浮冰茧。恰与花神供写照,任泼来、澹墨无深浅。持素障,夜中展。   残?G过看逾显。相对处、芙蓉玉绽,鹤翎银扁。但得白衣时慰藉,一任浮云苍犬。尘土隔、软红偷免。帘幕西风人不寐,恁清光、肯惜?t裘典。休便把,落英翦。   参与秋水轩唱和的词人多为名流,身份复杂。有的持遗民立场,不与新朝合作;有的先仕明,后仕清,是贰臣;有的是朝中新贵;还有的有意于功名,却仕途坎坷。因此秋水轩的唱和之作多是悲凉惆怅的,容若此篇既用秋水轩旧韵,自然便少不了悲凄清丽,不无惆怅。   二、当时只道是寻常:长调悼亡最凄苦   康熙十六年五月三十日,发妻卢氏的离去对容若而言是一个沉痛的打击,以至于此后,容若的词风也因此而转变,与原先的悲戚惆怅相比,卢氏离世后的纳兰词作中更多了一层孤独和悔恨在其中。最早流行于世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一句便令多少读者潸然泪下,而堪称纳兰性德“悼亡”代表作的《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里那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的轻声叹息又令多少人为之动容。此番情义,本已是凄苦满怀,倘若加上《金缕曲》本身就有的那份缠绵,如此歌来,便又是另一种心伤: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此恨何时已”,以问句开篇,不仅没有突兀的感觉反而在一开始就将读者的心情打入无限的沉痛当中。而这样一个叹出百般无奈的问句,也道出了自卢氏去后心中的那份思念从未停止。只这一句,问出了容若心中对卢氏之死深切绵长、无穷无尽的哀思。继而道明时日:“葬花天气”。此处“葬花”二字一语双关,既是写眼前的时令,又暗喻卢氏之故如春花凋零,甚是感伤。擅用典故是纳兰词的一大特点,而此篇也毫无例外地多处借用典故。窃以为最妙的应是“钗钿约,竟抛弃”一句。白居易《长恨歌》中有言:“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于是,容若此处借钗钿指代夫妻之间的盟誓。“竟抛弃”既是埋怨卢氏早于他逝去,更是表现出夫妻之间的深情所在,进一步理解,词人更待身后重续钗钿之约。词的最后以“再缘悭、剩月零风里”做结,“剩月零风”的说法更是使得全词的哀婉凄厉环绕不绝。   三、酒洒青衫卷:狂傲只因挚友生   纳兰词大都词情凄苦,充满抑郁哀伤之情,这与词人的家世出身看来确实并不相合。传说其父明珠罢相后,在家中读起《饮水词》忍不住老泪纵横,叹息道:“这孩子他什么都有了啊,为什么会这样的不快活?”[2]而其挚友顾贞观便曾说:“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可见其中的情深意远。   说起纳兰词中与友情相关的词篇,顾贞观在《纳兰词?原序》这样说道:“非文人不能多情,非才子不能善怨。骚雅之作,怨而能善,惟其情之所钟为独多也。”在这些赠友抒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