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亚洲型髋关节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亚洲型髋关节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并总结相关经验。 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复兴医院采用亚洲型髋关节髓内钉治疗65岁以上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患者45例,观察所有患者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 结果 随访6~18个月,平均12.6个月。术前准备时间1~7 d,平均3.6 d。手术时间为45~90 min,平均67.1 min。术中失血量为100~250 mL,平均151.7 mL。骨折愈合时间为9~15周,平均11.8周。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2.7%。并发症方面,本组患者无髋内翻、股骨头切出、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亚洲型髋关节髓内钉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手段,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牢靠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关键词] 亚洲型髋关节髓内钉;股骨粗隆间骨折;骨质疏松症
[中图分类号] R683.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1(a)-0035-03
股骨粗隆间骨折为老年人常见骨折,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股骨粗隆部血运丰富,骨折极少不愈合,但由于骨折后患者长期卧床,易发生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威胁患者生命[1]。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目的是恢复骨折解剖部位,尽早恢复肢体功能,减少并发症及病死率[2]。本研究利用亚洲型髋关节髓内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现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0月收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复兴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以下纳入标准进行筛选:①年龄65岁及以上,伴骨质疏松症或脆性骨折;②按Tronzo-Evans分型为Ⅲ、Ⅳ、Ⅴ型[3];③闭合骨折,同时未合并其他部位骨折;④非病理性骨折;⑤术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ASA)评级3级以下;⑥同意参与本研究。经筛选后共计45例,其中男14例,女31例,年龄65~96岁,平均(82.4±11.3)岁。骨折分型采用Tronzo-Evans分型,Ⅲ、Ⅳ、Ⅴ型为不稳定型骨折,其中Ⅲ型28例,Ⅳ型15例(图1),Ⅴ型2例(图2)。其中32例患者合并不同程度内科疾病,包括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肾功能不全等。
1.2 术前准备
术前完善三大常规、肝肾功能以及凝血常规的实验室检查,并同时治疗合并内科疾病。常规行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所有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形成。入院第1天起给予降钙素、钙剂、维生素D3抗骨质疏松治疗。
1.3 手术方法
所有手术由同一术者主刀完成,均采取全麻,麻醉生效后,患者仰卧位。双下肢置于牵引床上。患肢外展牵引后适当内收、内旋。C形臂透视见正侧位复位满意后,常规消毒铺巾,于患肢股骨大粗隆上外侧行纵行切口,长约5 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止血后,切开阔筋膜,钝性分开阔筋膜张肌,显露大粗隆尖,定位,打入导针,C形臂透视见导针位置满意后,近端开髓,插入主钉至合适深度,应用导向系统自髓内钉近端钉孔向股骨颈方向130°开髓,测深,置入头钉1枚,定位螺钉锁定,远端拧入合适长度锁钉1~2枚。冲洗切口,查无活动性出血,逐层缝合阔筋膜、皮下及皮肤。所有患者均未放置引流管。
1.4 术后处理
术后24 h内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术后12 h后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术后第1天即可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术后48 h内复查患髋X线片,确定内固定牢靠后嘱患者可扶助步器下地患肢不负重活动。根据患者骨折类型、骨折复位情况、术后复查X线片情况,并结合患者一般情况,确定负重活动时间。术后1、3、6个月,分别复查患髋X线片,并嘱患者坚持抗骨质疏松治疗(图1、2)。
1.5 评定标准
记录所有患者手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 评分内容包括疼痛、功能、畸形和运动范围4个方面。总分100分,≥9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80分为中,70分为差。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及股骨干骨折等并发症。4例未能获得完全随访,其中2例死亡,2例中途退出随访。41例患者获得完全随访6~18个月,平均12.6个月。术前准备时间1~7 d,平均3.6 d。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