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烂侗族传统生计对水资源维护价值的探析.docVIP

阳烂侗族传统生计对水资源维护价值的探析.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阳烂侗族传统生计对水资源维护价值的探析   摘要:目前,大多数学者都把水资源的匮乏归因于自然或人类对水资源的超量使用,进而认定农业是最耗水的行业,却没有注意到不同民族文化规约下的传统生计,对资源的利用与维护各不相同。本文探讨的阳烂侗族传统生计是一种林粮兼营及稻鱼鸭和谐共生的传统农业。从笔者所获的田野调查资料表明,在当地特有的生态背景下,执行这种传统生计不仅不浪费水资源,而且还能对水资源的维护发挥意想不到的极大作用。通过这一个案足以表明,将所有农业生产都理解为耗水的行业显然有必要加以修正,像阳烂这样的传统生计应当肯定和鼓励,并帮助推广,其结果肯定可以对缓解中国水资源的匮乏发挥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生计;水资源;维护价值   一、水资源匮乏成因的研究   目前,学术界对水资源的认识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偏颇:一,人们总是习惯于将储养和利用水资源截然分开去加以理解,认定只有森林才有水源储养能力,农田耕作则是水资源的最大利用单位。二、目前水文学、土壤学和地理学的研究,习惯于将水资源流失仅仅理解为液态的水资源流失,而没有注意到在地球表面上,水资源客观存在着气、液、固三态,而且三态之间可以相互转换。三,水资源不仅是量的问题,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从上文我们可以得知,目前,大多数学者把水资源的匮乏归因于自然或人类对水资源的超量使用,进而认定农业是最耗水的行业,却没有注意到不同民族文化规约下的传统生计对水资源的利用与维护是各不相同的。从笔者所获的田野调查资料表明,下文即将探讨的阳烂侗族传统生计在当地特有的生态背景下,不仅不浪费水资源,而且在水资源的维护上发挥着意想不到的作用。   二、阳烂的自然背景和传统生计   阳烂村地处湘桂交界处,是一个传统的侗族村寨,归属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坪坦乡。阳烂村东郊陇城乡坪隐村,南毗广西省三江县林溪乡高秀村,北接坪坦村,西与高团村隔河相望。阳烂村背靠山,前临水,方圆四平方公里左右。境内山连着山,山上有杉树、松树、茶油树,村前是一片开阔的水田,流经村内的溪水发源于广西三江县高秀村。阳烂村寨内有大小不等13口鱼塘,既养了鱼,又起一定的防火作用,其中有四口常年不断的清水泉供全寨500多人饮用。中心寨周围还有三个山冲都是鱼塘,所有的鱼塘都依山势、水路而建,以至于可以凭借最小的人工投入就能确保每一口鱼塘常年有活水灌溉,而且经得起山洪的冲刷和人畜的扰动。每一块稻田都相地而建,外形无定制,宽窄无规约。表面上看,法无定法,实质上,每块稻田无不以自然为法,从而使得稻在田中能享受到阳光雨露,鱼能在田中安其所居,鸭能够穿行于不同田块之间。塘、田、河之间的水渠沟连,很自然的把整个人为的水域系统汇总为一个最贴近自然的生态系统。   从阳烂侗族社会对自然环境利用的状况看,家族的鼓楼是家族成员活动的中心,家族内各个家庭的住屋围绕着鼓楼而建,形成以鼓楼为中心的家族-村寨;家族-村寨的四周则是家族成员共享的神林、坟山、水井、水田、鱼塘、凉亭和溪流等公共设施和自然物;往外就是家族的经济林带,大多为茶油树林和桐油树林;再往外就是家族成员成片的杉树林带和松树林带;最外一圈就是野生杂木林带,这是家族成员砍柴烧荒、采集草药山果、打猎以及放牧的场所。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生活的阳烂侗族乡民有一套自己的传统生计方式,从实地调查中,我们注意到侗族稻鱼鸭传统的和谐生计及林粮兼营的生产方式,在执行过程中对水资源的储养有着特殊贡献。   三、侗族传统生计与水资源维护的关系   阳烂侗族传统生计与水资源维护有着息息相关的作用。   首先,阳烂村所处的地理位置是高海拔的丘陵山区,大气降水除了森林、土壤和深厚的腐质汁层可储养一部分水资源外,绝大多数的水资源会在短期内在重力的趋使下,倾泄到江河下游去,这就是通常理解的液态水资源流失。然而,在阳烂的实情则与上述理解针锋相对。这里的侗族乡民为了确保在丘陵山区能稳定种植糯稻。他们在侗族文化的规约下,世代不息的作了如下三件储养液态水资源的大事。   一是对天然溪流实施人为生态改性,通过筑坝、改道、挖掘塘堰等手段,顺山势建构起了一整套严密的塘田河渠人为水域体系。实质上,是在高海拔山区人工构筑了大面积的、长期稳定的湿地环境。这样的湿地环境能在原有森林生态系统储养水资源的基础上,大大地提高水资源的储养能力。经测算表明,每亩这样的稻田至少可以在洪水季节储备340吨以上的水源,而每亩塘堰至少可以储备500吨以上的淡水资源。   二是选育出了一批高秆,能长时间耐水淹和耐阴冷的糯稻品种。高秆,可以让鸭穿行于生长着的稻谷间,自由觅食却不会伤及稻穗;还有利于在丛林的夹缝中争取阳光。耐水淹,可以蓄积较多的水,使得这里的每一块稻田都是一个微型水库,这对于确保水资源配置的稳定,乃至于在旱季补给江河水源都大有裨益。耐阴冷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