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docVIP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课标要求 概述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落实课标 一、文字与书法的发展脉络 时 期 新石器 商周 春秋战国 秦 汉 魏晋 唐 宋 明 清 成就 刻画符号 甲骨 金文 七国 混乱 小篆 隶书 隶书 艺术 楷行草 高峰 重法 尚意 四家 平民化 个性化 馆阁 呆板 二、主要书体概要 书体 刻画符号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时期 原始社会 商朝 商周 秦朝 秦汉 魏晋 魏晋 魏晋 特征 图画象形 文字雏形 符号化 成熟文字 可识 浇铸金味 线条圆润 标准籀文 字型略长 圆润纤细 布局匀称 字型扁方 雄浑方整 平稳舒展 字型方整平直稳重 实用性强 活泼实用雅俗共赏 字型多变、简约奔放跃动 代表 大汶口、半坡陶器 殷墟 十万片 散氏盘 毛公鼎 泰山峄山刻石、李斯 曹全碑 乙瑛碑 颜真卿 柳公权 王羲之 颜真卿 张旭 怀素 三、重点问题突破 1、文字的重要意义: 记录人们的思维、语言、经验和复杂的社会现象,传播交流和传承人类文化;是书法艺术的重要载体。 2、秦朝统一文字历史意义: 克服了广阔帝国文化交流中的语言障碍和文字障碍,增强了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魏晋书法成为自觉艺术的条件 ①字型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汉字是书法艺术形成的前提条件;②魏晋时期士人群体形成是把汉字发展为书法艺术的内在动力;③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提供了基本条件。 4、时代特征与书风的形成 ①唐代国家统一,繁荣强盛,开拓奔放,书法达到新高峰:张旭、怀素的草书狂放洒脱;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注重法度规范,雍容遒劲;②宋代重文轻武,商品经济繁盛,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书法追求个性与韵味,忽略法度与规范,尚意轻法;③明朝商品经济繁盛,市民文化发展,书法艺术进一步世俗化、平民化;明清时期封建制度腐朽,皇权专制走向顶峰,思想文化专制强化,一方面出现僵化呆板的馆阁体书法;另一方面,反传统的思想文化产生,出现“扬州八怪”为代表的个性化艺术。 第8课 笔墨丹青 课标要求 概述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落实课标 一、绘画艺术的起源 1、新石器时代:①绘画艺术的源头;②形式有有彩陶画、岩画、壁画等;③风格自然、生动、质朴、粗犷、浪漫。 2、战国:①形式有帛画与壁画;②风格浪漫、古拙,线条流畅,色彩艳丽;③是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 二、绘画的成熟 1、魏晋----文人画出现: ①条件:佛道发展,文化多元;逐渐形成士人群体;②成就:文人画出现;绘画理论出现;顾恺之“以形写神”,代表作《洛神赋图》、《女士箴图》。 2、唐代:①是中国绘画的一个高峰;②吸取印度与波斯外来美术风格;③体现盛唐气象;④题材多样;⑤吴道子、阎立本等。 三、文人画的发展繁荣 1、魏晋:士人群体形成,文人画开端 2、北宋:①成就:山水画独立;从写实到写意;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②条件:重文风气;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内敛; 3、明清特点: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个性鲜明,流派众多,出现“扬州八怪”等风格奇特的画家; 4、文人画的主要特点: ①写意手法,不重色彩,讲求神似;②追求意境和气韵,寄托情怀;③非功利目的,自娱性质;④形式上诗书画印一体,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宇宙观、自然观和人生观。 四、民间风情画的发展繁荣 1、宋代: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民间文化繁荣,风俗画成为当时画坛上最大亮点,代表是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2、明清:小说插图、年画、壁画、布贴画、剪纸等形式喜闻乐见,生活实用性强。 第9——10课 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学 课标要求 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落实课标 一、汉代以前 1、诗经:①中国诗歌源头,形成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②特点: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国风是其中的精华;手法采用赋比兴;四言为主;现实主义色彩浓厚;③意义:《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古代诗歌成熟的标志;奠定了古代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奉为儒家经典;④代表作:《鹿鸣》《硕鼠》《关睢》等; 2、楚辞:①特点:战国屈原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新体诗歌;句式灵活;浪漫主义色彩;又称骚体;②代表作:屈原的《离骚》《天问》《九歌》等; 3、汉赋:①特点:铺陈辞藻,文采华丽;手法夸张;气势恢弘。②原因:政治统一、经济发展、豪迈的时代精神、粉饰太平、歌功颂德;③代表作:司马相如《子虚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等; 二、

文档评论(0)

dingyx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3014020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