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课时训练(人教版必修2)
1.徐志摩在一首诗中写道:“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诗人在这首诗中描写的交通工具应该是( )
A.公共汽车 B.飞机
C.火车 D.轮船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信息“是车轮还是光阴”可供选择的是汽车和火车,但依据材料信息“匆匆匆!催催催!”,可以判断这是对火车的描述。
2.近代以来中国邮电通信设施逐渐完善。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交通工具的更新推动着邮政工具的变革
B.改革开放后中国走上独立发展社会主义邮政事业的道路
C.外商一度凭借技术优势和在华势力垄断了中国对外电报事业
D.手机、电话以及电子邮件普及后,电报的使用日渐减少
解析:选B。本题考查通信工具完善的表现。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中国走上了独立发展社会主义邮政事业的道路。
3.中国下列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的是( )
①第一艘轮船 ②公共汽车运行 ③无线电报创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解析:选B。根据教材基础知识可知为B。
4.1902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慈禧弃之不用说明了( )
A.慈禧太后生活俭朴
B.当时中国社会不需要汽车
C.中国汽车严重依赖进口
D.中国的近代化受到封建观念的阻碍
解析:选D。说明应是本质。材料中从外国引进奔驰轿车,说明中国已经受西方文明的冲击,而慈禧弃之不用,是因为这一做法解决不了尊卑问题,根本在于封建社会的习俗。
5.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一中所示交通工具成为城镇中重要的交通工具是在( )
A.鸦片战争后 B.民国时期
C.新中国成立 D.改革开放后
(2)图二所示交通工具在中国最早创办于何时何地?之后是如何发展的?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人力车和电车的发展,考查分析鉴别能力。第(1)问通过观察图片判断出是人力车。第(2)问交通工具发展的原因应从经济、科技等方面分析。
答案:(1)B
(2)1906年天津。出现后鉴于经济实力,电车数量有限,直到20世纪50年代之后,才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运输工具。主要原因是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一、选择题
1.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该表反映了上海( )
年份
人力车
马车
轿子
马
自行车
摩托车
汽车
公共汽车
有轨电车
1889
6984
544
9
11
0
0
0
0
0
1926
14600
0
0
0
3459
194
3764
172
922
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是2天平均所得
①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②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③公共交通有较大发展 ④中国汽车制造业起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表格中可以看到,交通工具种类增加,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公共交通有较大发展。材料中反映不出中国汽车制造业开始起步,故排除④。
2.中国的火车经历了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磁悬浮列车的进步,这说明了( )
①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②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 ③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④西方对我国的经济侵略加深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解析:选C。火车发展的历程既体现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又体现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西方列强对我国的侵略,因此④的表述不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
3.李鸿章曾赞叹一种叫做“德律风”的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入手而能用,着耳而得声。坐一室而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謦欬。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这项发明是( )
A.火车 B.电话
C.电报 D.电影
解析:选B。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由李鸿章的言论可知此项发明能使位于不同地点的人们相互之间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故该项发明属于通讯方面的发明,应为B项。A项属于交通运输方面的发明,排除。C项虽属于通讯方面的发明,但不能传声,故排除。D项与材料中“通数千里”不符,排除。
4.“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不仅邮政、机器之喷有烦言,若轮舟,若铁路,其兴办之始,士民皆心惊目骇而为指为不祥,臣工且笔秃唇焦而言其不便。今轮舟、铁路明效彰彰矣。”此段材料不能说明( )
A.轮船与铁路开始出现时许多中国人无法适应
B.洋务运动遇到极大的阻力
C.轮船与铁路的优越性逐渐改变了国人的态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高中历史 1.2《第二节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204 人民版必修.doc
- 2012高中历史 1.2《第二节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216 人民版必修.doc
- 2012高中历史 1.2《第二节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217 人民版必修.doc
- 2012高中历史 1.2《第二节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238 人民版必修.doc
- 2012高中历史 1.2《第二节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239 人民版必修.doc
- 2012高中历史 1.2《第二节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240 人民版必修.doc
- 2012高中历史 1.2《第二节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241 人民版必修.doc
- 2012高中历史 1.2《第二节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250 人民版必修.doc
- 2012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12 人民版必修.doc
- 2012高中历史 1.2《第二节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237 人民版必修.doc
- 2012高中历史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学案 人民版必修.doc
- 2012高中历史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学案 人民版必修.doc
- 2012高中历史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学案 人民版必修.doc
- 2012高中历史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案 人民版必修.doc
- 2012高中历史 《罗斯福新政》学案 人民版必修.doc
- 2012高中历史 《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学案 人民版必修.doc
- 2012高中历史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学案 人民版必修.doc
- 2012高中历史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学案 人民版必修.doc
- 2012高中历史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学案 人民版必修.doc
- 2012高中历史 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必修.doc
最近下载
- Q/SH 0706-2016 金属材料验证性检验导则.pdf VIP
- 明清天主教文化传入中国的文化因素.docx VIP
- 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八省联考)英语试题及答案.pdf VIP
- 晚晴簃诗汇--卷一百四十九 .pdf VIP
- 物流项目管理第一章.ppt VIP
- 物流项目管理案例分析.docx VIP
- [黔西南]2024年贵州黔西南州红十字会引进人才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解题思路分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现代数值计算(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黔西南]2024年贵州黔西南州农业农村局引进人才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解题思路分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2024年05月贵州黔西南州农业农村局引进人才笔试历年典型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