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历史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必修.docVIP

2012高中历史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必修.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护法运动 2.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文中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这项变革是希望在人际关系中树立 A.自由的观念 B.平等的观念 C.博爱的观念 D.互助的观念 3.服饰改革浪潮中,中西合璧的产物是 A.长袍马褂 B.中山装和旗袍 C.上袄下裙 D.早晚礼服 4.民国时期,新服饰迅速走向社会中下层的直接原因是 A.人们审美情趣和经济能力的变化 B.西式服饰的传入 C.民间服饰的变革 D.官定服饰制度的变革 5.1934年《申报》载“现代中国的摩登姑娘、太太们,哪一个不是成了洋货商店的好主顾,从头发丝尖儿起,至高跟皮鞋底的最末一英寸止,差不多除了她们固有的中华血统的皮肉之外,全都装饰着舶来的服饰用品。连日常的食品,为了求清洁卫生的绝大理由,也积极地洋化起来,以期脱胎换骨,由黄皮肤黑眼珠渐渐地变成优生的雅利安或是斯拉夫的新种”。该材料主要反映了当时 A.服饰的西化 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6.下列是《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中一段关于“文明婚礼”的描述:“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穿双西式履,凡凤冠霞帔、锦衣绣裙、红鞋绿袜一律不用;昂然登舆,香花簇拥,四无障碍,无须伪啼假哭,扶持背负;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请问,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②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③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 ④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世纪90年代,粮票、粮本全部取消,结束了50年代以来近半个世纪的短缺时代。 这一变化主要说明了什么 A.社会主义市场机制逐步建立 B.短缺经济已经一去不复返 C.定量配给制向市场自由采购制转变 D.国家放开粮价市场定价 8.“黄金周”假日是人们休闲放松的一种方式,也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它透露出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A.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旅游业、餐饮业的快速发展 C.假日经济是一种新经济 D.是几千年来家庭生活的重大变革 9.20世纪80年代以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成为中国人接受的观念,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A.拜金主义盛行 B.生命安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C.现代生活节奏的高效与快捷 D.社会风气日下 10.国际关系有时会影响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包括服饰的流行。“布拉吉”本是前苏联地区妇女们春夏季的日常服装,有段时期曾在我国广为流行。这个时期最有可能是 A.20世纪20年代初,因为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B.20世纪40年代初,因为苏联援助中国的抗日战争 C.20世纪50年代,因为中国全面借鉴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 D.20世纪90年代 ,因为冷战结束后中俄友好关系加强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阅读下列简表:《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摘要 序号 提问人 籍贯 提问内容 回答要点 27 某君 广州 请问照相新法。 详细介绍 43 某君 烟台 西人饮苦酒(啤酒),言能补身,不知用何料何法制成,能否多饮? 发表专文详细介绍 83 友人 金华 西国如何治疗烧伤、烫伤? 介绍具体方法 135 友人 上海 美国近有人以电线传声,数十里之远能闻知何人言语,此事甚奇而不可解,何理?中国人能造否? 传声电器,新发明不久之新法,介绍原理。 材料二 (图一)1905年前后,中国有人仿造了木制自行车,这种自力更生的成果很快就被引进的金属自行车淹没了。 (图二)清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v2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