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 人民版必修.docVIP

2012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 人民版必修.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HYPERLINK /jty/tbkt/showDetail.action?articleId=1025262 \o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单元检测(人民版必修2) \t _blank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单元检测(人民版必修2) 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鸦片战争后,服饰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 A.穿西装—民间服饰变革—官定服饰变革 B.民间服饰变革—穿西装—官定服饰变革 C.官定服饰变革—民间服饰变革—穿西装 D.官定服饰变革—穿西装—民间服饰变革 解析: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传入中国,民间开始效仿,民间服饰变革冲击官定服饰制度的变革。 答案:C 2.下面这组图片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女子服饰的变化,产生这一变化的社会原因有(  ) ①服饰质地和款式的不同 ②社会变革的推动 ③“欧风美雨”的影响 ④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做题时要把握住关键词“社会原因”,②③④都符合题目要求,而①属于服装自身的原因,不是社会原因。 答案:C 3.(2011·杭州模拟)“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表的统计能够说明(  ) 时期 所送的嫁妆 80年代 被褥、“红包袱”、三门柜、手表、自行车、 缝纫机、小型黑白电视 90年代 被褥、“红包袱”、高档组合家具、VCD机、 彩电、冰箱、摩托车 ①保留了传统特色 ②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接受 ③改革开放,人们收入增加 ④品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现代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4.新中国成立后,对于民航业发展状况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建国初期民航业发展有限 B.改革开放后,航班与航线不断增加 C.中国尚不属于民航大国 D.现在一些大中城市均与国外一些城市有直通的航线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答案:C 5.改革开放后,我国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  ) ①加强了祖国同边疆地区的联系 ②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③直接改变了人们的住房结构和衣着方式 ④促进了对外开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可用排除法。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人们的住房结构和衣着方式并无直接关系,故可排除含③的选项。 答案:B 6.晚清时期曾出现了“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这一奇闻说明(  ) A.中国晚清政府愚昧无知 B.中国的骡马力大无比 C.中国的火车制造技术落后 D.中国能源短缺 解析:清末的中国政府视先进的蒸汽机车为怪物,尤其害怕它隆隆的震颤声震动陵墓,让骡马来充当火车头,说明当地中国官员十分愚昧无知。 答案:A 7.右图设备能收到的第一个中国人自办的信号属于(  ) A.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 B.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 C.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广播电台 D.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迁移理解能力。20世纪初,上海崇明在中国最早装置了无线电台,设立了无线电报局。因此该设备收到的第一个中国人自办的信号理应来自于上海。 答案:B 8.1898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后,义和团成员“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甚至“洋灯、洋磁杯,见即怒不可遏,必毁而后快。于是闲游市中,见有售洋货者,或紧衣窄袖者,或物仿洋式,或上有洋字,皆毁物杀人”。由此可见,义和团对西方文明的态度是(  ) A.热烈欢迎 B.坚决反对 C.模棱两可 D.毁誉参半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并分析的能力。通过材料中的“挑铁道,把线砍……毁坏大轮船……皆毁物杀人”可判断其态度应是B。 答案:B 9.文绣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1931年由于不堪忍受溥仪的凌辱,要求法院出面调解,并于同年10月22日正式与溥仪解除婚约。这件事情震动社会,被称为中国千年未有奇事。这件事情充分说明了当时社会(  ) A.清王朝已经彻底没落了 B.中国女性逐渐摒弃了落后的封建观念 C.法院的权力已经高于皇权 D.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的制度已经确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通过材料提取信息并进行分析理解的能力。文绣通过法律手段与溥仪解除了婚约,这是旧婚姻制度中不可能出现的事,它的出现恰恰表明中国女性逐渐摒弃了落后的封建观念。 答案:B 10.对右图人物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新闻记者和出版家 ②曾主编过《生活周刊》和创办生活书店 ③还曾创办过《新华日报》 ④曾为《义勇军进行曲》作词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并分析的能力。图中人物为邹韬奋,①②是有关他的叙述

文档评论(0)

mv2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