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历史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7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必修.docVIP

2012高中历史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7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必修.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选择题 1.(2011·山东潍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这一观念的形成( ) ①是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②反映了自然经济的主体地位 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④反映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B 本题较常见,材料大致反映说,当时人们的一个观念认为金银财宝,遇到火灾等灾害马上会失去,只有土地,不管怎样的灾害不会有意外。所以有钱的如士绅、富户,一般的手工业者、商人、官府胥吏有钱了以后,都会马上置地。反映了当时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也反映了自然经济的主体地位;重农政策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本题选B项,商品经济繁荣一说与材料不符,恰恰完全相反。 2.(2011·湖南四市九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我国古代封建王朝进行对外贸易时,普遍表现为政治动机大于经济动机。造成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本身物产丰富     B.统治者好大喜功 C.封建经济的独立性      D.交通条件的限制 【解析】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决定“政治动机大于经济动机”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古代经济因素。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经济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特点之一是自给自足,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很少进行商贸交流,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因此答案选C。 3.(2011·浙江宁波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 ) A.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 B.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 C.定时一聚的庙会夜市 D.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解析】B 根据所学,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规范营业时间和区域,长安有正式的“市”九处。本题中A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指“草市”, 形成于南北朝时期;C项夜市最早出现在唐代后期扬州等地,北宋开始才较为普遍;D项清代时出现繁华的商业市镇,如汉口、佛山等。本题选B项,汉代“九市”是指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 4.(2011·浙江慈溪中学高三期中考试)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 【解析】B 荈(chuǎn,指采摘时间较晚的茶),A项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不具有史料价值的说法错误;C项唐代陆羽的《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因此就确定茶起源于唐代,说法不成立;D项神话传说不能成为信史,此项说法错误。本题正确的是B项,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仍不能据此就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5.(2011·沈阳高三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如果将成语“朝秦暮楚”用在商业上,你认为该成语不能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古代( ) A.秦楚两地商业最发达 B.商人为获利往来奔波 C.长途贩运的商业现象 D.商业交通相对较发达 【解析】A 此题考查的是对历史史实正确掌握的能力。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春秋战国时期正是中国古代商业的形成时期,秦国地处西北地区,而楚国位于秦国的东南,从“朝秦暮楚”这个成语可以反映出两地商业交通较发达,商人活动区域扩大,而根据战国时期商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以及题干提示并不能反映秦楚两地的商业最发达。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6.(2011·苏州高三期中考)《易经》曰“农功既毕,始牵牛车,载其所有,求其所无,远行买卖,用其所得珍异,孝养其父母”。此材料最能够反映出( ) 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B.邻近地区社会分工落后 C.古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D.专业商人已经出现 【解析】B “农功既毕,始牵牛车,载其所有,求其所无,远行买卖,用其所得珍异,孝养其父母” 大意是忙完农活后,牵了牛车把家里剩余的物品装好,到邻近地区去交换需要的物品,把交换来的东西,孝敬自己的父母亲。ACD三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v2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