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备】鲁人版必修51.2离骚(节选)课件(32张)[精品原创].pptx

【高考必备】鲁人版必修51.2离骚(节选)课件(32张)[精品原创].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离骚(节选)如果说一座楼阁可以属于王勃,一爿草堂可以属于杜甫,甚至一个偌大的曲阜可以属于孔丘,那么,汨罗江应该是属于屈原的。楚地的山川,浩瀚湘江,云梦大泽,想象当年那位落魄逐臣,就在这秀丽景致间披发行吟,乘一叶扁舟,朝发枉渚,夕宿辰阳,曾怎样在浩浩江水中上下行浮;想象踽踽独行仰天长问的夫子,曾怎样辗转迁徙,上下求索,掩涕叹息;想象这皎然的江水是怎样承载了一副厚重的躯体和一颗升腾的灵魂……学习本文,重点是鉴赏诗作浪漫主义的笔法,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艺术技巧,感受屈原的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新课助读自主梳理作者名片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战国时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又是一位伟大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在作品中,他反复而又强烈地表达了他的政治理想,描写了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在政治上,曾任左徒、三闾大夫,后遭奸臣陷害,被罢官流放,含冤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他的作品内容深厚,想象奇妙丰富,辞采绚丽,是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典范。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新课助读自主梳理背景指南战国时,秦国最强,楚国最大,齐国最富。楚怀王初期也想有一番作为,屈原因有杰出的政治才能而受到楚怀王的重用。当时楚国的奸臣当政,以上官大夫为代表的贵族极力在楚王面前诋毁屈原,怀王昏庸,不辨忠奸,屈原被逐。怀王之子顷襄王即位,比他父亲还糊涂,屈原依旧被小人陷害,再次被放逐。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屈原放逐,著《离骚》。”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史记·屈原列传》中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屈原的“忧愁幽思”,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见,《离骚》是屈原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由于其中曲折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称它为诗人的自传。新课助读自主梳理1.注字音 新课助读自主梳理2.识通假(1)偭规矩而改错 “错”通“措”,措施(2)忳郁邑余侘傺兮 “郁邑”同“郁悒”,忧愁苦闷的样子(3)何方圜之能周兮 “圜”通“圆”,圆形的穿孔(4)延伫乎吾将反 “反”同“返”,返回(5)进不入以离尤兮 “离”通“罹”,遭受(6)芳菲菲其弥章 “章”通“彰”,明显新课助读自主梳理3.解多义 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新课助读自主梳理4.辨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鸷鸟之不群兮 (合群)(2)动词用作名词谣诼谓余以善淫 (淫邪)(3)动词的使动用法屈心而抑志兮 (使……受屈;使……受压抑)(4)动词的为动用法伏清白以死直兮 (为……而死)(5)形容词用作动词固前圣之所厚 (看重)新课助读自主梳理5.分古今(1)怨灵修之浩荡兮古义:恣情,放纵;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2)固时俗之工巧兮古义:善于取巧作伪;今义:技艺巧妙。(3)偭规矩而改错古义:改变措施;今义:改正错误。(4)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古义:处境困窘;今义:经济困难。(5)宁溘死以流亡兮古义:随流水而消逝;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6)长余佩之陆离古义:修长的样子;今义:形容色彩繁杂。新课助读自主梳理6.明句式(1)高余冠之岌岌兮(定语后置句)(2)长余佩之陆离(定语后置句)(3)步余马于兰皋兮(状语后置句)(4)不吾知其亦已兮(宾语前置句)(5)謇朝谇而夕替(被动句)7.积名句(1)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2010福建高考)(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009福建高考)(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2009天津高考)(4)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2010湖北高考)新课助读自主梳理8.记常识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译文:这是我心所向往的美德啊,纵然多次死去也不后悔。点评:这一句表明屈原的志向不改,坚贞不屈,真可谓是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屈原最不能容忍的是那群无耻小人对他的恶毒诬蔑,一会儿说他穿着奇装异服,一会儿又说他面容姣好,肯定是个善淫之辈。这群人追名逐利,篡改法令,歪曲事实,混淆黑白,竞相谄媚,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屈原下决心绝不和他们合流,他自比不合群的鸷鸟,孤傲、矫健,“自前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