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班艺术案例分析:欢乐邀请舞
一.设计思路及教案 实施日期:教学类型:艺术;适宜对象:大班幼儿
活动名称:欢乐邀请舞 活动背景:舞蹈是一种美的教育,通过真、善、美的舞蹈形象浸透人们的心田,感染着人们的思想品质与情感。但很多教师都不敢涉足舞蹈教学,因为它难“教”。为了参加苏州市的幼儿园舞蹈“同题开课”活动,我们“陈静怡名师工作室”群体便设计了这个活动,尝试处理好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的关系。
㈠活动目标:
1.根据乐句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学跳邀请舞。
2.积极参与活动,表现大方,体验共同舞蹈的快乐。
㈡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熟悉舞蹈音乐的前半部分,能分辨乐句。
环境准备:
1.铅画纸4张、记号笔。
2.舞蹈音乐。
㈢活动过程
1.欣赏音乐
师:昨天,我们一起欣赏了一首好听的音乐,有几个乐句?
师:让我们在乐句的第一拍拍一下手。
2. 创编动作
⑴幼儿听音乐自由表演,老师选择动作进行记录。
师:现在请你们跟着音乐让自己的身体动起来。
⑵幼儿根据图谱学习舞蹈动作。
师:这个动作怎么做?应该注意什么?
师:让我们边做动作边走起来吧。
⑶听音乐表演舞蹈动作。
师:刚才我们是看着图谱做动作的,如果我们不看图谱能记下这些动作么?
3.跳邀请舞
⑴讨论并学习做邀请的动作。
师:今天我们跳的是邀请舞,应该要有邀请的动作,你会怎样邀请朋友呢?请你来试一试?
师:去找个朋友试一试邀请的动作。
⑵老师完整表演邀请舞,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跳邀请舞的方法。
师:我先来做邀请者,你们在圈上做什么动作呢?
师:你们看,我在什么时候把朋友轻轻地请进来的?现在邀请者变几个了?我们两个现在去邀请啦。
师:现在有几个邀请者啦?1个变2个,2个变成几个啦?猜猜4个会变成多少个呢?8个呢?
⑶幼儿学跳邀请舞,在舞蹈过程中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师:让我们继续跳舞吧。
师:跳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应该怎么解决呢?
⑷集体跳邀请舞,感受共同舞蹈的快乐。
师:跳的开心吗?想再来一次吗?
⑸延伸。
师:朋友都邀请完了,音乐还有好多,还可以怎么跳呢?那试试吧!
师:喜欢今天学的邀请舞吗?请你把舞蹈教给更多的朋友,好吗?
二.教案实施后的反思
我第一次执教完活动后,“工作室”的导师、同行针对活动情况,争相提问题、谈见解,展开了讨论。在大家激烈的讨论及对幼儿活动中表现的回顾与反思的过程中,我理清了关键问题:环节没有大问题,细节的把握是活动成功的关键。
“过程决定结果,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是有深刻道理的,成功在于追求每一个生动、有效的细节。大环节设计好后,小细节的设计也不能忽视。细节往往在那些我们认为“应该”与”正常“的地方,在我们忽视和漠视的地方。
㈠音乐的选择、处理。音乐和舞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构成音乐的诸多因素中,如果把节奏喻为音乐的“骨骼”,把旋律喻为音乐的“肌肉”,那么“情”便是音乐的“灵魂”了。“快乐邀请舞”的音乐选自丹麦民歌《丰收之歌》,节奏明快,乐句清晰,很能拨动幼儿情感的琴弦,使之产生共鸣。有了合适的音乐也并非拿来皆可用,必须根据活动的需要、幼儿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或剪接,或调整速度等。
㈡教师的情绪。没有感情的教师,就如一潭死水。我国古代诗人白居易说:“动人心者、莫先于情”,教师的情感能左右情感交流的深度和范围,能控制情感的性质。一个具有情感教育经验的教师,会通过自身的愉快情绪,引导孩子融入到快乐的舞蹈之中。这时教师的情感已不是一般的自身情感体验,而是产生了火种的作用,把自己的情感传导给了幼儿,这就是以情育情的效果。
㈢教师的站位。所谓教师的站位,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处的位置。这个教学行为,乍一看似乎不起眼,无足轻重,但细细掂量起来,却影响着教师的有效教学,学生的有效学习,不容小觑。有的老师在活动中纹丝不动,有的老师则忙于“奔波”,导致或不能关注个别,或分散了幼儿的注意。
㈣幼儿的位置。“孩子在群体中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在这个群体中的行为”。幼儿位置的安排,虽然是个小准备、小细节,当它影响着幼儿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倾听他人发言的专注程度、情绪稳定的时间等。
㈤语言的有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每一句话都有它的目的,想让幼儿做到什么?达到什么?如果教师不能很好表达,幼儿难以理解,甚至不能理解,就会导致环节的松散,特别是舞蹈活动,将无法正常进行。
㈥能唱的即唱。我们在引导幼儿学习某个动作或某一舞蹈情节时,经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班综合教案:他是谁的宝宝.doc
- 中班综合教案:他是谁的宝宝_0.doc
- 中班综合教案:夏日天空.doc
- 中班综合教案:夏日天空_0.doc
- 中班综合教案:好朋友.doc
- 中班综合教案:好朋友_0.doc
- 中班综合教案:春的交响曲.doc
- 中班综合教案:春的交响曲_0.doc
- 中班综合教案:火柴棒拼小人.doc
- 中班综合教案:火柴棒拼小人_0.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