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歌语言.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 语 言 【练习】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分析某字的艺术效果。 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2013年福建卷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6分)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选自《宋诗精华录》)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 作家的风格流派与语言特点: 豪放—苏轼、辛弃疾 婉约—柳永、姜夔、李清照 隽永—李煜、刘禹锡(意味深长,引人入胜) 朴素自然—陶渊明、谢眺、谢灵运 屈 原—雄浑悲壮 王安石—雄健高峻 李商隐—委婉含蓄 李清照—婉约缠绵 作家的风格流派与语言特点: 陆 游——慷慨悲凉 杜 甫——沉郁顿挫、激愤悲慨 白居易——明快简洁、明白晓畅 李 白——清新飘逸、豪迈洒脱 王 维——闲适恬淡、清幽空寂 辛弃疾——豪放悲慨 杜 牧——俊爽明快 苏 轼——豪迈旷达、雄健奔放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能用来答语言风格的词有: 清新自然、朴实无华 华美绚丽、明白晓畅 多用口语、简练生动 婉约缠绵、委婉含蓄 雄浑豪放、慷慨悲凉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答题步骤:(1)叙: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析: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评: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语言风格题的思考方法  谈谈下面这首诗的语言艺术。         春 怨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叙),“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析)。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评)。 课堂示例   阅读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点?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叙: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朴实无华。  析:这首小诗,无华丽的词藻,以平常用语入诗,不着一色,寓问于答,简炼 而自然,寓深沉于平淡之中。  评:全诗景中寓情,表现了诗人对隐者钦慕而不遇的惆怅之情。 课堂示例 * 相传,苏东坡与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轻风细柳,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得意地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着,玩味着,不禁托掌称妙。 趣味思考 轻 风 扶 细 柳 淡 月 失 梅 花 “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怎能配得上这类较露的动词呢?(“摇”、“舞”也不合情理)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下句中添“映”、“隐”也欠贴切。试想,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好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强了这一首诗的感染

文档评论(0)

enxyuio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