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诗歌教学如何更加贴近高考.docVIP

新课改下诗歌教学如何更加贴近高考.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课改下诗歌教学如何更加贴近高考   摘要:诗歌鉴赏是高考中的常青树,在教学中加强对诗歌的练习,不仅有利于提高整体成绩,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思维结构。同时,对提升学生的素养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有重要作用。所以,要在教学中立足课堂,做好巩固,通过广泛阅读拓展学生眼界,灵活运用答题技巧,解决诗歌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诗歌鉴赏;课堂教学;巩固;拓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011   中国古典文学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最能代表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特征的文学样式,无疑是诗。现代诗人艾青曾说过:“诗是文学中的文学。”鉴于诗歌在文学上的地位,诗歌鉴赏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文化的营养,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而《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为了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语文必修和选修教材也有相应的篇目和模块渗透其中。   但课改后,诗歌难教的状况却没有明显的改善。诗歌教学仍然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对诗歌仍然是一头雾水。因此,如何能让诗歌教学更有效地贴近高考,是新课改下诗歌教学的当务之急。   一、立足课堂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即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感知、发现、识别、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诗歌鉴赏就是很好的实践。诗歌这种文学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可感性,它是诗人将自己的感受把文字作为媒介传达出来的,所以,通过对诗歌的鉴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上有效地鉴赏诗歌呢?   首先,必须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把学生视为一个个鲜活的、有生命的个体,让学生主导课堂,教师只引导作用。其次,通过教师的引导,运用各种手段(包括课堂背景介绍的有趣史实、作者的轶事、学生熟悉的名言等),创设审美体验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通过反复的吟咏、揣摩、想象等体验形式,引导学生在课堂的诗歌教学中体验诗人的情感和诗歌的意境,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小组讨论中,从而让学生用自主体验来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最后,依托学校和社会团体创造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完成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积累,完善与提升学生个体的人格。   二、重视习题巩固   如今,很多学生认为课后习题不重要,没必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在课后习题上,特别是语文科。但学生却没有认识到课后习题是为巩固学习效果而安排的作业,是课堂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更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跨越的一环。   通过习题可以检查学生学习的结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和潜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因而必须重视习题的巩固。   比如,在进行诗歌鉴赏之景象考点教学时,以李商隐的《二月二日》为例,讲解了“写景作用”型的答题方法:   二月二日①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②。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雨夜声。   【注释】   ①此诗作于诗人只身远赴四川梓州任幕府的第三年。②亚夫营:汉文帝大将周亚夫屯兵细柳营,军纪严明;这里指代作者供职的蜀中柳仲郢幕府。   (8)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5分)   通过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分析、总结后得出答案:“描绘了一幅初春时节生机盎然的画面。到江上游春的游客很多,到处是笙箫之声。就连花柳、蜂蝶也在欣喜、享受着美好的春光。 作用:反衬后两联所抒发的思乡之苦。(或为下面抒写宦游之苦做铺垫)”总结出此类题型的答题步骤:1. 概括景物描绘的画面(内容);2. 在结构上的作用;3. 表达效果。(营造某种氛围,奠定某种感情基调。)   教给学生思路、方法后,再拿类似的题型让学生进行对应训练,效果非常明显。   三、拓展课外阅读   通过诗歌专题训练能暴露出学生在这方面的很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看不太懂诗歌,这极大地影响了做题。试想,一首诗歌写什么内容学生都不知道,那不管教给学生什么方法都无用。所以,这也提醒笔者在以后的时间里应多注意引导学生读诗歌、背诗歌、赏诗歌,以期他们能在高考前的这段时间里形成鉴赏诗歌的语感,提高他们读诗歌的素养。   中国有一句俗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熟读了唐诗三百首,就能具备基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