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年6月8日,一年一度的高考又结束了,而我也完成了在剑桥大学的硕士学位,完成了17年的学业。
此刻,我坐在康河边上,静静回思。我想以亲身经历鼓励在高考中表现不如意的同学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也曾经历失败的高考,不走运的志愿,从重点落二本又掉三本。
而如今回过头来,恰是这次挫折点燃了我接下来6年奋斗的激情。 我的大学一波三折,从内地到澳门到美国最后又到英国。一路摸爬滚打, 在此也想分享关于留学、求职以及申请博士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少走一些弯路。
高考失利,焉知非福
我于06年参加高考并从杭州外国语学校毕业,时隔6年,改变我人生的可能是那令人失望的高考分数,没填好的志愿,以及同学的一个电话。
只记得我高考的时候很紧张,简单的算数怎么也算不对,物理大题理解错误,文言文跟往常一样没读懂,只有英语做得还算通畅。考完在家郁闷了几天,去公园转了几圈。分数出来考了561分,当年浙江省理科重点线是570分。
还是得面对现实,跟爸妈努力研究了几天志愿,第一志愿填了山东的一所大学,后来报纸上印的该大学的投档线就是我的分数,但由于是115%投档最终没被录取,最后进了一所自费本科。
6月29号晚,同学打来一个电话问我有没有兴趣去澳门读书,但不影响内地的录取,截止时间是6月30号。话音刚落,我跟爸妈连夜从温州赶到杭州报名,由此,我9月幸运地到澳门上了大学。
现在回想,如果我当年如愿上了浙大,肯定就不会去澳门了,后面也不会折腾着转学美国,估计也拼不过各类牛人们挤进剑桥了。
手上要抓着东西毕业
大一的课程对我来说并不难,多了很多空闲的时间,我琢磨着不能浪费光阴。一开始,我在电脑桌面上写下“每天至少学习4小时”,没过多久便发现执行起来有难度,不是因为我不想学习,而是真心没这么多东西好学的。
于是我把桌面改为“一周最多学习4小时”,这样一来我的每周4小时学习变得十分有效率,而我用剩余的时间来干什么呢?我用一句话激励自己“毕业的时候手上一定要抓着东西”:这东西不能是一纸文凭,这东西将证明我的大学没有虚度,这东西将给我带来第一份工作或者一所好的研究生院。
我开始广泛地阅读来寻找自己的兴趣,参与学校各种各样的活动,做家教赚点生活费,以及在新浪网开办“澳门大学生的博客” 。
当然这样的“好景”仅限于大一的时候,后面课程越来越难,学习逐渐成了生活的常态。在大学里我经常是从早学到晚又学到深夜,但不会像高中时候那样学一会儿就有烦腻的心态。
可能是因为大学里我学的是自己选择的并且喜欢的,对于不喜欢的课我会尽可能拿高分得敷衍掉,并且大学里我不用每天都被逼着学到晚,于是即使是考试前抱佛脚也是怀着之前玩得太多的内疚心理,好好复习。
不自满,不自卑,不断挑战,不断上进
大一大二的成绩都排在年级前三并拿了奖学金,但我并不得意这些成绩,因为我心里清楚自己学业上花了多少功夫,我明显可以做得更好。当时澳门的高校开始流行2+2的留学项目,就是在澳门读两年然后到美国的合作学校继续读两年,就可以拿到美国学校的文凭。
教务长给我们介绍留学美国以及该合作项目:他非常自豪得介绍自己的女儿本科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毕业,从事金融工作二十几岁就年薪百万,每年还可以飞到某个欧洲海滩度假。
虽然我们可能做不到像她女儿那样(因为她女儿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我们可以先通过这所位于密西根州东部的合作学校拿到本科文凭,然后等研究生申请到密西根大学。虽然教务长的规划听起来不错,我还是秉着“不能只靠一纸文凭毕业”的原则认真研究了转学美国是怎么回事。
我发现其实很多美国大学都是接受国际转学生的,而学校与学校之间的项目只是打通了录取程序以及对一些课程和学分的认可,但通过自己申请转学仍然是可以把在国内修的一些学分转到美国高校去的。
我相信自己申请一定能申到比合作项目好很多的大学。于是我开始自己申请,考了两次托福,把所有中文的课程大纲翻译成英文,准备好各种申请材料。2008年9月,美国金融危机爆发,无数人下岗,我转学到了俄亥俄州立大学。
留学是梦想,但千万不要盲目
在到美国以前,可能和很多同学一样,我想象的美国就是像纽约一样的大都市。而到了俄亥俄州首府哥伦布市,我转悠了半天没见高楼,问问路人市区在哪,却被告知市区是最没人去的地方。
现在我回国就告诉亲戚朋友,美国除了几个大城市以外,就是个大农村,不能跟国内比。近五六年来,留学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中国学生成指数增长。同学们在欢喜自己拿到了国外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同时,更需要思考下,为什么近些年国外的大学突然对中国学生伸出了橄榄枝?
这明显不是因为中国学生的智商或整体素质在近些年提高了,这也许是因为近些年中国学生的英文水平提高了,但在我看来最主要的原因是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高校在遥远的东方发现了一座金山。
教育是一个十分特殊的产业,因为它总是牵着你的鼻子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