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洛水淘尽九六城
东汉末年,由于董卓之乱,致使经营近二百年的都城洛阳遭受空前劫难,“二百里内,室屋荡尽,无复鸡犬”,“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面对着洛阳破残荒凉的景象,曹操只好移都许昌。但他对洛阳仍然是念念不忘。建安末年,曹操西征关中归来后,即令百姓修建洛阳城。220年曹操病死洛阳后,其子曹丕逼献帝“禅让”,而登上皇帝的宝座,改国号魏,定都洛阳。曹魏都洛,千疮百孔的洛阳城得到了初步恢复,在原东汉都城的旧址上修复宫殿,起建新室,但规模远不及东汉洛阳城。曹丕后,明帝睿、齐王芳、高贵乡公髦、陈留王奂为帝,对洛阳城的建设都曾给予一定关注,黄初元年(220年)“12月,初营洛阳宫”,大和元年(227年),营筑宗庙,历时三年落成,青龙三年(235年),“大治洛阳宫,超昭阳、太极殿,筑总章观”。特别是明帝睿动用民力大规模地进行城市建设,使洛阳一度繁荣起来,宫殿苑囿建筑较东汉虽有逊色,但亦相当华丽。??魏咸熙二年(265年),晋王司马炎重演曹丕逼汉“禅让”的前例,篡权称帝,史称“西晋”,仍都洛阳。城市、宫殿多沿旧制,虽建树不多,但所建亭台楼阁,亦极尽奢华。司马炎后,经“八五之乱”和“五胡乱华”,使洛阳再度遭到浩劫,巍峨的宫殿又成丘墟。??曹魏都洛历时四十五年,西晋都洛五十二年,两朝共都洛九十七年。洛水淘尽九六城??魏晋洛阳城是在东汉故城上建立起来的,城池建制与规模基本上与东汉相同。皇城东西宽七里,南北长九里,城墙外为护城河阳渠环绕,城四周开十二门。今翟泉村、金村、保驾庄村、寺里碑村、龙虎滩村及西城口为城郭四隅。??皇城外为居民住宅,分布着许多里,随着经济的繁荣,在城东设马市,在城南设羊市,市场早放晚收,均有定时。皇城内,宫城坐落在城中偏北的位置,宫城北是芳林园,西有金墉城、洛阳垒、金市,南为官衙公署。??皇城十二门,基本上沿用东汉旧城门,略作修葺,门名称有些变化。曹魏时,唯改汉平城门为平昌门。西晋时,城门名称多有变更。东垣三门,由北向南依次为:建春门(汉上东门)、东阳门(汉中东门)、清明门(汉耗门);南垣四门,由东向西依次为:开阳门、平昌门(汉平城门)、宣阳门、津阳门;西垣三门,由南向北依次为:广阳门,西明门(汉雍门)、阊阉门(汉上西门);北垣二门,西大夏门(汉夏门)、东广莫门(汉谷门)。城门有楼,为两层。每座城门有三条通道,中间为御道,两边为平民百姓的走道,左入右出,不得相逢。御道两旁筑土墙,高四尺,公卿百官可以走中间的御道。十二座城门之外,都有桥横跨阳渠水上。阳渠水源出于幽谷,向东注入城西北角的阳渠,绕城至建春门外又合二为一,向东注入洛水。洛阳城以外的道路,青槐掩映,绿树成荫。??宣阳门为皇城正门,门外直南御道东侧有三雍建筑,帝王郊祀等重大活动多从此门出入。曹魏嘉平元年(249年),曹爽和齐王芳出宣阳门拜谒明帝高平陵;司马氏乘机发动兵变,把曹爽和齐王芳堵在城外,自己屯兵于宣阳门外的洛水浮桥,卡住了出入洛城的咽喉。司马氏从此实际上掌握了曹魏的实权。??三雍,始建于东汉,东汉末破坏严重,魏晋时期相继在原址复置。??灵台位于城南三里,灵台东约一里是辟雍建筑,曹魏正始二年(241年)、五年、六年,齐王芳初通《论语》、《尚书》和《礼记》等书,就先后在辟雍祭祀孔子并以颜渊配。晋武帝泰始六年(270年)亲临辟雍,行飨酒之礼,赏赐太常博士、学土帛、牛、酒数量不等。??明堂位于灵台东。西晋泰始二年(266年),修复明堂。太康十年(289年)10月,重建太庙(即明堂),迁神主于新庙,帝迎于道左,遂裕祭,大赦。文武增爵位一等,修建明堂者为二等。?魏文帝黄初五年(224年)夏4月,复立太学,置博士,依照汉制设《五经》课试之法。正始年间,立篆、隶、古文三字石经于太学前,又刊刻魏文帝《典论》等六碑于太学,时太学生达千人之多。晋武帝、惠帝都先后亲临太学会见师生。为了给魏晋统治者歌功颂德,西晋咸宁四年(278年)10月,在太学中立“三临辟雍碑”。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太学再次被夷为平地。??城门,不仅是交通要道,而且是城防的重要工事,因而自东汉以来,都城城门都有严格的门卫制度。魏晋时虽依汉制,但由于政局常常不稳,所以门卫制度也就不能正常维持。魏末,司马氏专权,曹髦欲起兵攻司马昭,昭弟司马斡欲从西城阊阖门入城反抗,受到门卫守将孙佑劝阻。司马昭因此欲族诛孙佑。后经荀勖劝阻,才将孙佑免为庶人了事。??按照封建社会的规矩,外将是不能轻易进入都城的。正元元年(254年)9月,齐王芳调遣镇守许昌的大将司马昭西击姜维。昭率大军到达洛阳,停在城西平乐观。齐王芳出阊阉门至平乐观检阅军队,左右力劝齐王芳乘机射杀司马昭,迫使司马师交出兵权,以剪除危及朝廷的后患。由于齐王芳犹疑不决,致使司马昭在没有任何阻力的情况下顺利进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