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片头 3.1 多级放大电路和集成运算放大器 2. 变压器耦合 3. 直接耦合方式 3.1.2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Q点配置和零点漂移 (3)直耦电路零点漂移问题的严重性 (4)零点漂移抑制方法 (5)零点漂移大小的衡量 3.1.2 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 2. 动态性能的分析 (2)总电压增益的计算 例3– 4 P96 3.2 差动放大电路 2.静态直流偏置分析 续 3.2.2 信号的差模与共模输入方式 2) 差动放大电路抑制零点漂移原理 例 3-5 3.2.3 差动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2) 共模电压增益 Auc ≈0 (3)差动增益Au (4)差模输入电阻Rid (7)最大共模输入电压UicM 2. 双端输入、单端输出 3. 单端输入、双端输出 4. 单端输入、单端输出 总结 3.2.4 带有射极恒流源的差动放大电路 3. 带有恒流源的差动放大电路 2. 带有恒流源的差动放大电路静态分析 3.3 集成运算放大器 3.3.2 电流源电路 2. 微电流源 3. 多路电流源 4.作为有源负载的电流源电路 3.3.3 集成运放的主要技术指标 23 3.3.3 集成运放的主要技术指标续 作业 UT ln (IC1/IC2)≈IC2 RE P/110 1)用小电阻实现了微电流源。 若VCC=15V,IC1≈IR = 0.73mA,要求IC2=28μA, 则RE≈3kΩ,R≈20kΩ。 2)微电流源的输出电阻比VT2管的输出电阻rce2大得多, 3)电源电压变动对IC2的影响不大。 电源电压VCC变化时,IR和(UBE1—UBE2)也将变化。 但是,由于RE为数千欧,使UBE2UBE1,VT2管工作在 输入特性开始的弯曲部分。 P/110 一路参考电流IR(=706μA),获得了三个数值不同的输出电流IC1、IC3、IC4 VT4与VT2组成一个镜像电流源,IC4 = IC2 =688μA。 VT1、VT3分别与VT2组成微电流源,根据给定的电流和电阻值,计算出IC1=42μA,IC3=47μA (设各管的β均为80)。 多路电流源可以用一个参考电流IR同时产生几路输出电流的电流源电路。 给多个放大管提供偏置电流和有源负载。 P/110 P/121 (1)开环差模电压增益(开环放大倍数)Aod (2)共模抑制比KCMR (3)差模输入电阻Rid (4)最大共模输入电压UicM (5)最大差模输入电压UidM (6)输入失调电压UIO 使静态输出电压为零而在输入端加的补偿电压。 大小反映了输入级BJT差动对管UBE(或FET的UGS)的对称程度。 (7)输入失调电压的温漂duIO /dT UIO的温度系数。 UIO可用调零电位器补偿,但却不能使duIO /dT=0和下降。 (8)输入失调电流IIO 反映集运输入级差动对管输入电流对称性的参数 IIO=|IB1—IB2|。IIO越小,表明差分对管的β值对称性越好。 P/121 (9)输入失调电流温漂dIIO /dT 是输入失调电流iI0的温度系数,要求越小越好。 (10)输入偏置电流IB 是输入级BJT差动对管的基极(或FET的栅极)偏置电流, 其值为:IB=(IB1+IB2)/2,信号源内阻不同时,输入偏置电流IB对集成运放静态工作点的影响大。同时IB大,容易使IIO及dIIO /dT也大,因而影响运算精度。 (11)–3dB带宽?H 是集成运放的上限截止频率(定义见第4章4.1.1节)。 (12)单位增益带宽?O 是指20lg|Aod|下降到零分贝(即|Aod|=1)时的频率,也就是集成运放的增益带宽积(定义见4.3.3节)。 (13)转换速率SR SR反映集成运放对于高速变化的输入信号的响应情况,定义为SR = |du0/dt| max。只有输入信号变化速率的绝对值小于SR时,运放的输出才能跟上输入的变化。SR越高,表明集成运放的高频性能越好。 P111 3-6 (Δ ) 3-7* 3-8 3-9 3-11 放大电路中的信号源与放大级之间、多级放大电路中相邻两级之间、放大电路和负载之间的连接方式称为耦合,实现信号耦合的电路称为耦合电路。级间耦合电路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1)不能破坏信号源、各放大级和负载各自所要求的静态偏置; (2)信号在耦合电路上的传递损失要尽可能小,并能保持信号基本不失真。 由于电容具有“隔离直流,传送交流”的作用,使得信号源与放大电路之间、放大电路和负载之间、多级放大电路中相邻两级之间均无直流联系,各级之间的直流通路互相隔离、互相独立,给设计和调试带来方便。 PS PS ps ps ps PS ps PS ps N级放大电路多级连接以后,其总的电压放大倍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秘书工作历史沿革.ppt
- 秘书会议管理复习资料.doc
- 秘书实务.第8次课.ppt
- 秘书三级历年真题及答案.doc
- 秘书学第二章秘书系统.ppt
- 密林中教学设计.doc
- 密封圈橡胶材料整理.ppt
- 密实袋购买习惯调研.doc
- 密封打胶机和快干胶点胶机价格.docx
- 幂函数、反函数与函数的性质复习教案.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