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造盖术治疗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护理.docVIP

翻转造盖术治疗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护理.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翻转造盖术治疗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幼儿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翻转造盖术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80例先天髋脱位(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进行手术时机评估、术后大型石膏护理及围手术期心理干预。结果:提高了患儿了对治疗的依从性,明显减少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正确手术时机的选择、恰当的心理干预和术后悉心的护理观察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相关并发症。   【关键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4-0159-02   【Key words】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hip joint;Nursing   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即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髋关节畸形,临床分典型性和畸胎性,特点是婴儿在初生时就出现部分股骨头或全部股骨头脱出髋臼,其病变累及髋臼、股骨头、关节囊和髋关节周围的韧带和肌肉,由于初生时临床体征不明显,产生大量漏诊,如延误治疗,最终导致不可逆转的痛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和不同程度的髋关节功能丧失[1]。主要的造盖术包括:凸形造盖术:该术式由唐成林等[2]提出;贯通式造盖术: 该术式为于镜贺等[3]对Ghormleg[1]术式的改良; 翻转假臼大造盖: 该术式由孙丹周等[4]借鉴Chiari成形术和强力插入造盖术后提出; 改良造盖与截骨矫形术: 该术式由叶舟等[5]借鉴了Salter或Chiari等骨盆截骨术后提出,作者认为后者手术创伤大,操作复杂,并发症多[6];肌骨瓣髋臼造盖加粗隆间截骨术: 该术式为刘大鹏、田百超[7]借鉴了Harris, Kasser, Per-ry[8~10]等的研究,摸索出的一种新的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方法。吉林省四平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自1990年1 月~2009 年12月采用髋臼翻转造盖术收治先髋280 例,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获得相应的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80 例,500 侧髋关节。其中女180 例,男100 例。年龄4~10 岁,平均年龄7. 7 岁。本组皆为典型性先髋脱位,根据X 光平片结果,按Perkins 方格和股骨头上移程度分度,本组Ⅰ°10 例,Ⅱ°12 例, Ⅲ°14 例。   1.2 治疗方法 本组280 例患儿皆在半年内先后接受髋臼翻转造盖术,47 侧股骨头前倾角大于45°的患儿加用股骨旋转截骨术以减少前倾[11] ;为防止术后早期再脱位对10 侧完全脱位髋,采用经皮克氏针贯穿固定股骨头髋臼的稳定方法;术后改良贝氏石膏外固定,创口放置负压引流管。   1. 3 治疗结果280例患儿皆在术后二周内创口一期愈合出院;2 例患儿发生咳嗽、少痰等上感症状,3 例出现外阴部尿疹,经治疗后痊愈,未出现压迫性褥疮及深静脉栓塞和肢体坏死;半年内摄片复查,未见髋关节再脱位,截骨完全愈合。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患儿心理护理 住院手术患儿年龄较小,陌生环境下见到医护人员易产生恐惧心理。尤其多数患儿心理上认为见到穿制服医护人员就会打针,常常会表现出哭闹不安、精神紧张等情况。因此应抓住患儿的心理, 态度和蔼主动接近患儿。同时注意非语言信息的作用,如轻轻抚摸患儿额头、给患儿铺盖粉色的被褥,有条件时应备些患儿喜欢的玩具和饰品,护士应穿粉色的制服进入患儿病房,以消除患儿的紧张情绪,增加亲切感,使患儿能积极配合。   2.1.2 陪护亲属的心理疏导 患儿亲属尤其父母的心理既受患儿影响,同时也反过来影响患儿,应细致、耐心地向家属介绍患儿病情,疏导心理情绪,使其能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努力创造一个适于稳定患儿情绪的心理微环境。使医患、护患、患患、及陪患间的关系和谐融洽,并注意室内卫生、摆设、通风、光线及颜色等因素对患儿的心理影响。患儿融洽的心理环境中就不会有孤独寂寞感,并能时常得到各方面的安慰、激发与启发,调动自身的心理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此外,医护工作人员在操作中要做到稳、准、轻,尽量分散患儿对操作过程的注意力,减轻痛苦,以保持患儿良好的心理配合。对成年患者的心理护理,首先要了解患者的气质、文化修养、职业、家庭装况及对疾病刺激的心理耐受力等。然后有针对性的做耐心解释、安抚工作,改变其心理状态,使他们在情绪上由忧伤焦虑变为平和乃至喜悦;在意志上由怯弱变为坚强;在信念上由悲观变为希冀;在心理控制上由盲目变为自觉;在治疗上由服从变为主动。只有充分调动了患者的能动性,使患者在心理上得到安抚、激励和慰藉,从而主动配合医护,做好自我护理,实现心理护理的自我暗示、自我意识控制机对紧张情绪的压抑等目标。才能收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2.1.3 术前准备按规程严格进行术前备皮,并清洁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