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制片人”李小婉: 我与李少红是 “梦幻组合”.docVIP

“金牌制片人”李小婉: 我与李少红是 “梦幻组合”.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牌制片人”李小婉: 我与李少红是 “梦幻组合”   与少红是发小   更是“梦幻搭档”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和导演李少红43年的友情让人感叹,还记得儿时初次相识的情景吗?   李小婉(以下简称李):我和少红都是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大院长大的,她母亲和我母亲是好朋友。9岁那年,母亲告诉我,她朋友的女儿一次能剪6张剪纸,问我要不要去看看。剪纸是那个年代我最大的爱好,一听说有同龄人剪纸剪得如此漂亮,我就动心了。我被母亲带到少红家里,当时有些害羞,就躲在母亲身后。少红也是被她母亲从卧室里拖出来见客,她不说话,就这么看着我母亲和我。我母亲把我从身后拉出来,让我打招呼,我很狼狈地问了句:“你的剪纸呢?”少红来了一句:“你不是为剪纸而来的吧?”她这句话让我一时无法回答。熟悉之后,我觉得少红从小审美非常独到,这是让我佩服她的一面。   记:少红导演的电影之路很顺利,您却受过不少挫折,能说说吗?   李:16岁那年,我初中毕业分到印刷厂当工人,少红当了兵。18岁那年,我又被推荐到北京大学读哲学系。1978年恢复高考,我和少红同时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少红顺利考上了导演系,和田壮壮、陈凯歌成了同学,我考上了表演系。那一届表演系招了二三十人,因教学器材、师资力量不够,只得减掉6名学员。因为我年龄偏大,就被撵了出来,这对我是个不小的打击。那段时间,我天天躲在家里不愿出门。这时,陈凯歌的父亲陈怀恺导演找到我,让我给他当助手。我从场记做起,一直干到了副导演。1990年,宁瀛导演刚回国就找我合作,我俩配合得很好。工作结束后,她对我说:“你做的不仅仅是副导演,更像是制片人。”当时我脑子里只有制片主任这个概念,就问她制片人是什么。宁瀛送给我一本《美国制片人手册》,就此为我打开了新的事业之门。   记:您和少红导演真正合作是在什么时候?   李:上世纪80年代,北京电影制片厂实行的是“挂牌制”,因为导演都觉得我好用,所以我“副导演”的牌子一挂上,马上就被人摘走了。1990年,我从上一个剧组回来,导演室主任对我说:“现在有三部戏在排队,你可以自由选择。”一看三部戏中有少红的《血色清晨》,我就毫不犹豫选了她。起初,我的加盟让少红非常为难,她真诚地对我说:“咱俩从小一起长大,小时候你是公主,我是丑小鸭,我有心理阴影,没法使唤你做这做那,我不能让你做副导演!”我对少红说:“你放心,我是来工作的,打我第一天干这行起,师傅就对我说过,导演就是我的上帝,观众就是导演的上帝。工作中,我就是你的下属,我能摆正心态,你又顾虑什么呢?”听了我的话,少红才稍稍放心。后来,我俩配合得非常默契,也拉开了我们合作的大幕。   记:你们合作这么多年,拍得最艰辛的是哪部戏?   李:1995年,北京电影制片厂解散,我心里特别难过。少红找到我说:“咱们开公司吧!”随后,我俩创立了荣信达影视艺术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之后,我们拍的第一部戏是电视剧《雷雨》,第一次找到了归亚蕾、鲍方、王姬、赵文瑄合作。人员配齐后,拍戏资金却没有到位,少红派我到处找钱。为了完成任务,我剪了个短发,提着行李直飞海南,到处游说别人投资,没想到处处碰壁。最后我的头发都长长了,可是一分钱也没有找到,弄得我都不敢接少红的电话,怕她失望。还好,后来我找到国际电影公司的总裁,他爽快地和我们签了投资协议,这部戏才得以顺利完成。之后,我们和归亚蕾又合作了几部戏,被外界誉为“铁三角”的精品团队。   记:拍摄《红楼梦》是不是你们压力最大、非议最多的一次合作?   李:没错。从选角开始,外界对新版《红楼梦》就没有停止过质疑。当时圈内有个共识,《红楼梦》这部戏谁拍谁先“死”。《红楼梦》拍摄过程中,我对少红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节约成本。然而,艺术性的重现需要金钱做支撑,当资金难以为继时,我不得不再次出去找钱。每当支撑不下去的时候,我就拿起随身带的《红楼梦》小人书,孩子气地为书中人物涂颜色,这样心情会好些。而当《红楼梦》第一批剧照被意外曝光后,面对众多网友的口诛笔伐,我们彼此鼓励,玩命工作,力争打造出精品。而当这部戏以地方台首播的形式跟观众见面时,我和少红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实在想不开的时候,我俩就去老北影厂旁边的公园坐坐。在那里,很多老一辈艺术家终其一生为电影奉献,毫无杂念。重压面前,我们告诫自己要摆正心态。这次合作,让我和少红的心贴得更近了。   捧红明星感情深厚如母子   记:众所周知,周迅是您一手捧红的,当初她是怎样被发掘出来的?   李:1999年,我和少红筹拍电视剧《大明宫词》,一个叫贾宏声的男演员前来试镜,跟着他一起来的是他当时的女朋友周迅。我至今记得第一次见到周迅时的情景,她穿着特别短的短裤,手指甲和脚趾甲涂着红色指甲油,坐在那里老是抠指甲,还一直抽烟,看上去就像一个小太妹。少红跟贾宏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