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β—细辛醚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CA3区超微结构的改变及脑组织ERK蛋白表达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β-细辛醚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CA3区超微结构及脑组织ERK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干预作用。 方法:选取60只4~5月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β-细辛醚组,每组15只。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制作大鼠抑郁模型,造模第2天开始,氟西汀组和β-细辛醚组给予氟西汀和石菖蒲干预,于实验第1、7、14、21天,分别进行体重、糖水偏爱度检测和敞箱实验,对大鼠行为学改变进行评定。采用电镜技术观察大鼠大脑组织海马CA3区超微结构的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检测ERK蛋白阳性目标积分光密度及其表达的变化。结果: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增加,β-细辛醚能改善大鼠海马病理改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和β-细辛醚组大鼠行为学指标显著改善,海马区ERK蛋白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细辛醚可显著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ERK蛋白表达有关。
【关键词】 β-细辛醚; 抑郁; ERK;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电镜
抑郁是由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精神障碍,通常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核心症状为情绪低落,并常伴有闷闷不乐,自卑焦虑,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等意志减退及各种躯体症状[1]。抑郁症的主要病理改变表现在中枢神经系统,有器质性的病变基础[2]。患者有神经元的可塑性下降,脑颞叶皮层特别是海马部位密度下降,神经元的树突减少和神经元坏死,即结构和功能发生适应性改变[3]。抗抑郁药其药理作用通常为通过激活大脑部分区域神经元内的信号通路,以达到影响神经元的可塑性[4-5]。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C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1/2)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超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是传递丝裂原信号的信号转导蛋白,作用于胞浆或胞核内的底物蛋白,ERK信号通路可以通过调节下游的细胞转录因子发挥作用,引起特定蛋白的表达或活化,促进细胞存活和增强细胞突触可塑性的作用。笔者前期研究表明,石菖蒲挥发油β-细辛醚对心血管及呼吸系统具有多方面作用,而对神经保护更加突出。本研究尝试从观察β-细辛醚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CA3区超微结构的改变及脑组织CRP蛋白表达的影响入手,以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动物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清洁级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190±10)g,许可证编号SCXK(辽)2008-0003。
1.1.2 药品来源 β-细辛醚标准品由天津一方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批T9K),盐酸氟西汀胶囊由苏州俞氏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1.1.3 主要试剂 Rabbit Anti- ERK(购于天津津脉基因测绘有限公司)、二抗、免疫组化SP试剂盒、PBS缓冲溶液、DAB显色剂、(购于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图像分析系统DP801(Alphamiager公司)。
1.1.4 仪器 EM208S透射电子显微镜为荷兰飞利浦产品。光学显微镜CX31RBSF(Olympus),图像分析系统DP801(Alphamiager)。石蜡包埋机、石蜡切片机、分析天平、低温超速离心机等仪器均由中心实验室提供。
1.2 方法
1.2.1 动物分组 大鼠自由进食进水,适应性喂养1周。敞箱实验进行行为学评分,取评分相近的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β-细辛醚组共4组,每组15只。
1.2.2 造模及给药 正常对照组大鼠每笼5只饲养,不给予任何刺激。其余各组每笼1只,复制孤养模型,并进行21 d慢性低强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stimulation,CUMS)。刺激方法根据Katz法改进:摇晃(1次/s,15 min)、冰水游泳(4 ℃,5 min)、夹尾(3 min)、禁食(24 h)、禁水(24 h)、热应激(45 ℃,5 min)、束缚(8 h)、昼夜颠倒[6]。每天随机给予1种刺激方式。造模同时,β-细辛醚组按25 mg/(kg·d)灌胃给予β-细辛醚组混悬液(10 g/L),氟西汀组按1.2 mg/(kg·d)灌胃给予氟西汀混悬液(10 g/L),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1.2.3 抑郁大鼠行为学评价 实验前1 d、实验第7、14、21天测量体重,并进行敞箱实验测定(Opne field法):实验装置为长宽各80 cm、高40 cm、内壁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