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核论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国时期的中国外语教育 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学习和掌握外国语,既是学习革命理论和革命经验的需要,也是反帝、反法西斯斗争的需要。尽管当年有重重困难,但我们中国共产党仍开办了一些学校,培养了一批懂外语的革命干部。外国语学社、上海大学、延安大学、延安外国语学校、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附设外国语学校等,在我国的外语教育史上都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关键词外国语学社 正文: (一)外国语学社。1917年,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走俄国人的路”,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们得出的结论。自此,马克思主义小组、共产主义小组在北京、上海、湖南等地相继建立。要学习苏联的革命理论和经验,首先必须培养一批懂俄文的干部。为此目的,由俞秀松、李震瀛等人于1920年在上海建立的社会主义青年团,以公开形式创办了外国语学社。 1920年8月,上海“法租界”霞飞路(今淮海中路)新渔阳里六号的门口,挂起了“外国语学社”的牌子,同时在上海《民国日报》上登出了外国语学社的招生广告: “本学社拟分设英、法、德、俄、日本语种,现已成立英、俄、日本语三班。除星期日外,每班每日授课一小时,文法读本由华人教授,读音会话由外国人教授,除英文各班皆从初步教起。每人选习一班者月纳学费二元。日内即行开课,名额无多,有志学习外国语者请速向法界霞飞路新渔阳里六号本社报名。此白。” 外国语学社虽然登报公开向社会上招生,但多数学生还是经人介绍而来的。如任弼时、肖劲光、任作民、周兆秋等人均经毛泽东同志介绍,不远千里从长沙来到上海入学。学生最多时达五、六十人,其中有刘少奇、罗亦农、何今亮、曹靖华、李启汉、李中、王一飞、许之桢、梁柏台、彭述之、柯庆施、卜士奇、彭澎(非广东海陆丰农民武装起义领导人彭湃)、华林、傅大庆、丁玲、韩慕涛、周伯棣、曹平、蒋热血、韩平等人。 外国语学社的主课是俄语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校长杨明斋和共产国际代表魏金斯的夫人担任俄语教师,后来学生增多,又请了王元龄(女)来教俄文,李达教授日文,李汉俊教法文,李震瀛教英文。 外国语学社的设备极其简单。楼上是教室,不上课时移作他用。大部分学生不住校,半天上课,半天在家自修。只有少数学生在校借宿,如刘少奇、俞秀松、许之桢、柯庆施等。 杨明斋在这里还办了一个华俄通讯社,出版报纸《劳动界》,专门介绍苏联十月革命的情况。学社里不少学生协助通讯社做收发、缮写、校对等工作。社会主义青年团从这些学生中挑选了二十余名团员,分批送往苏联学习,其中有刘少奇、任弼时、曹靖华等同志。 外国语学社开办时间不足一年,1921年7月停办,它的教学活动、内容、成绩可惜没有详细的记载。在这短短的一年中,她为党培育了一些革命种子,输送了一批革命干部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发源地去学习,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赴苏学习的同志,学成回国后积极开展革命工作,有的成为党的领袖,多数人成为党的重要领导干部。 上海大学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最早创办的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1922年10月,它在原东南专科师范学校的基础上改组而成,校址设在上海闸北青云路师寿坊, 1927年春迁往江湾新校址。该校设有中国文学系、英国文学系和社会学系。社会学系在当时中国的大学里尚属首创,所以该校约有十分之六的学生读社会学系。 当时,孙中山先生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国共双方真诚合作。他对上海大学甚为关注,亲自批准月拨万元资助上海大学,以培养革命人才。于右任以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身份兼任校长,后因事赴粤,校务交由副校长邵力子(当时系中共党员)负责,教务长一职先后由叶楚仓、李汉俊、瞿秋白、陈望道担任。 上海大学成立之初,经费短缺,设备简陋,而革命思想磅礴,革命精神昂扬。入学青年大多是革命志士,教授讲师中有的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有的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中的知名人物,还有专家和学者。虽有一些教师思想反动或晚节不忠,但校内政治思想活动以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占优势。 许多知名的共产党员曾在上海大学任教,如:李大钊主讲历史学和社会主义释疑;瞿秋白任上大教务长兼社会学系系主任,讲授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陈望道任上大教务长甚久,讲授汉语语法及修辞学;副校长邵力子讲授古代散文及新闻学;蔡和森讲授社会进化史;恽代英讲授心理学;张太雷、杨贤江讲授国内外时事;肖楚女做过“什么是帝国主义”的报告;茅盾(沈雁冰)讲授《西洋文学概论》;邓中夏、张国焘等也曾在上海大学讲过课。 上海大学的外语课程有俄文、英文、德文和日文。任弼时于1924年从莫斯科东方大学毕业后,来到上海大学教初级班俄文。高级班俄文课则由蒋光赤(蒋光慈)担任。他也是 1924年从莫斯科东方大学毕业后回国的。他在上海大学还教社会思想史和社会运动史。 教授英文的除茅盾外,有一些专家、学者,如:周越然,毕业于上海广方言馆,在上海大学任英国文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