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历史-新课标-人教版要点.ppt

第3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历史-新课标-人教版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析] B 本题以中国近代史上在安徽境内不同时期的战争示意图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①是解放战争中淮海战役,属于战略决战时期;②是解放战争中的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属于战略转折时期;③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④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渡江战役。可知,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先后顺序是③②①④。 返回目录 命题研析对测 第9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仿真4】按下列诗文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 ①“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 ②“汹涌鲸波万里平,降幡片片出东瀛。捷音电闪传寰宇,爆竹雷喧起满城” ③“卖国求荣,早知曹瞒遗种碑无字;倾心媚外,不期章惇余孽死有头” ④“厥功首功,武昌响,长沙应;今日何日,专制死,自由生” A.③④①② B.③①②④ C.①④③② D.①③④ 返回目录 命题研析对测 第9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解析] C ①从“台人号泣秦桧歌”可知为甲午中日战争割让台湾;②从“降幡片片出东瀛”可知描述的是抗日战争日本投降;③通过涉及的“曹”“章”可知是指五四运动时期的两个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④从“厥功首功,武昌响,长沙应”可以看出是指辛亥革命。故答案选C项。 返回目录 命题研析对测 第9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单元整合提升(三) 学科素能提升 史学研究前沿 专题知识纵横 返回目录 知识体系构建     单元整合提升(三) 一、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影响及认识 1.阶段特征、影响 返回目录 专题知识纵览  (1)政治: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经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3)思想: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4)外交:国门大开,清王朝被迫开放  (1)侵略方式:以发动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为手段,以商品输出为主要侵略方式  (2)国家:英法为首,俄美随后  19世纪40年代—60年代 影响 阶段特征 时期 单元整合提升(三) 返回目录 专题知识纵览  (1)政治:民族危机加深,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  (2)经济:严重摧残了中国的民族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3)思想:维新思想和民主共和思想对封建思想形成了巨大冲击,新文化运动更是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4)外交: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反动政府成为列强侵华工具  (1)侵略方式:政治上,由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到实行“以华治华”;经济上,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  (2)国家:除英法美俄外,德日意加入,尤其是日本曾独霸中国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影响 阶段特征 时期 单元整合提升(三) 返回目录 专题知识纵览  (1)政治: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促成国共合作抗日  (2)经济: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  (1)侵略方式:侵华方式主要从“以华治华”到独霸中国,主要国家是美日  (2)侵华主要格局先是由列强共同支配,后由日本独霸中国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影响 阶段特征 时期 单元整合提升(三) 2.认识 (1)从起因看,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程度紧密相关,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 (2)从列强侵华目的看,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等,都是这一根本目的的具体体现。 (3)从结果看,除了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外,其他均以中国失败告终,说明了只有全民族联合起来,才能取得反击外来侵略的胜利。 返回目录 专题知识纵览 单元整合提升(三) (4)从列强侵华的影响看,对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造成了中国的贫穷落后,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冲击了中国旧的经济和政治秩序,扩大了中外交流的范畴和规模,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返回目录 专题知识纵览 单元整合提升(三) 二、中国近代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探索与实践 自鸦片战争开始,先进的中国人就开始了向西方探求真知的艰难历程,尽管主张、方式、目标各不相同,但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他们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 返回目录 专题知识纵览 【史观阐释】 影响国共两党关系的因素 (1)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代表工农群众的利益。阶级性质的不同是国共两党关系恶化直至破裂的根本原因。 (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当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合作关系就有可能破裂,走向对抗。 (3)国际政治形势与国际环境的影响:有利的国际政治形势和有利的国际环境能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不利的国际政治形势和国际环境会加速两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