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物质的分类答辩.ppt

2014届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物质的分类答辩.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课标人教版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 物质的分类 感悟高考 (2009四川卷6).开发新材料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方向之一。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氮化硅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C60属于原子晶体用于制造纳米材料 C.纤维素乙酸酯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D.单晶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A (07广东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B 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C Mg、Al、Cu可以分别用置换法、直接加热法和电解法冶炼得到 D 天然气、沼气和水煤气分别属于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 BD 感悟高考 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 宏观角度 由元素组成 微观角度 由微粒 构成 分子 原子 离子 1.元素: (1)定义: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意: ①同一类原子包括同位素、离子 ②元素只讲种类, 没有数量的含义 ③只适用于宏观物质的组成 ④元素的性质是由质子数和最外层电子数耒决定的 (3)在室温下: 以气态存在的单质共11种, N2、O2、H2、F2、Cl2、He、Ne、Ar、Kr、Xe、Rn 以液态存在的二种, Br2、Hg(金属) (2)元素含量: 地壳中前五位元素的质量分数, O﹥Si ﹥ Al ﹥ Fe ﹥ Ca (3)元素存在的状态: ①游离态:只存在单质中,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单质。 ②化合态:只存在化合物中,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物 ③同一元素可以形成几种不同的单质称 同素异形体 ④同一元素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原子存在称 同位素 电荷 概念 相互联系 相同点 相异点 离子 分子 原子 比较项目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核变”不属于化 学变化)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电中性 电中性 带(正或负)电荷 均有大小、质量,不停运动,微粒间有间距、存在相互作用,均可直接构成物质。 分解 结合 ±ne- ±ne- 分子 原子(或原子团) 离子 2、分子、原子、离子及其异同 二.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质的变化 定义: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实质: 物质不发生变化;分子、原子不变,只是间隔发生了变化 定义: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实质: 物质发生了改变,分子也发生了变化 原则: 表示: 判断的依据: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意义) 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在物理变化过程里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二者关系 风化、裂化、皂化、干馏、电解、水解、变性、同素异形体转变 蒸馏(分馏)、蒸发、升华、盐析、吸附、渗析、潮解、焰色反应、金属导电等 包括范围 发光、放热、气体生成、变色、产生沉淀 物质的形状、状态发生改变 伴随特征 化学组成改变,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 化学组成不变,无新分子生成,可能有化学键的断裂 微观实质 有新物质生成 没有新物质生成 宏观表现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物质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比较 (1)风化一般属于化学变化。 (2)物质潮解时若生成了结晶水合物属化学变化。 (3)同素异形体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4)有化学键断裂的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晶体硅熔化时,共价健断裂应属于物理变化。 (5)发生化学变化常常伴随放热、发光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但有上述现象的变化并不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特别注意点: 【例1】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①焰色反应 ②发光发热 ③燃烧 ④爆炸 ⑤盐析 ⑥O3变成O2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③⑥ D.①②③④⑤ 【例2】用化学方法不能实现的是( ) A、生成一种新分子 B、生成一种新离子 C、生成一种新原子 D、生成一种新单质 C C 典型例题 1、常用的分类方法: ①交叉分类法 Na2CO3 Na2SO4 K2SO4 K2CO3 钠 盐 钾 盐 硫酸盐 碳酸盐 是分别按照多种标准对某一事物进行类的方法 三、物质的简单分类及其应用 交叉分类法 (1)某些碱的交叉分类 (2)某些氧化物的交叉分类 ②树状分类法 酸 碱 盐 氧化物 纯净物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物质 混合物 单质 化合物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是对同类物质按照属性进一步细分类的方法 以无机化合物为例 (1)氧化性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