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口腔颌面部神经疾患 一、三叉神经痛 (一)三叉神经的 临床解剖 1、三叉神经节的解剖位置 位于颅中窝,相当于颞骨岩部尖端的上方,骨面形成压迹,形似半月状,又称三叉神经半月节。 2、三叉神经的纤维 感觉纤维:三叉神经感觉主核:触压觉(主要纤维,半月神经节) 三叉神经脊束核:温痛觉 运动纤维:细小纤维,不参与三叉神经节 (二)三叉神经痛的 定义、发病特点、病因 三叉神经痛:指三叉神经感觉支分布区出现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电击样剧痛,历时数秒至数分钟。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两种 发病特点: 发病率:4~10/10万(国外),18/10万 (我国) 特点:? 男性女性, ?中老年年轻, ?右侧左侧, ?单侧双侧, ?联合单独 病因: 已探讨一个多世纪, 仍不明确。 (一)中枢病变学说 (二)周围病变学说 1、中枢病变学说 ?三叉神经感觉主核 兴奋性?; ?三叉神经脊束核 兴奋性增高 ; ?丘脑损害,脑干损害; ?三叉神经中枢病毒感染。 2、周围病变学说 ?神经炎症学说 ?周围神经受压学说 ?病理性骨腔学说 ?神经缺血营养障碍学说 ?神经介质、神经肽学说 3、中医学说: 阴虚肝旺、虚火上扬。 病理: 脱髓鞘改变是引起三叉神经痛 的主要病理变化 (三)三叉神经痛的临床 表现、诊断要点 1、疼痛性质:阵发性,刀割样,撕裂样,针刺样、电击样等剧痛。常伴有颜面表情肌的痉挛性抽搐,口角被牵向患侧。 “痛性抽搐”:痛区潮红,结合膜充血或流泪、出汗、流涎以及患侧鼻腔粘膜增多等症状 2、间歇性 :发作时间几秒钟?几分钟?几十 分钟(逐渐延长) 间歇期:完全无痛的常人(逐渐缩短),病程可成周期性发作。很少有自愈者。部分病例的发作与气候有关,一般在春季及冬季容易发病。 3、可有“扳机点”(激发区):指三叉神经分布区 内 某个固定的、局限的小块皮肤或粘膜区特别 敏感,对此点稍加触碰,即引起疼痛发作。如 说话、进食、洗脸、刷牙都可能激发疼痛 。 疼痛先从扳机点开始,迅速扩散到整个神经分支。 “扳机点”可能是一个,也可能为两个以上。取决于罹患分支的数目。 4、疼痛部位: 以单侧发病为其特点,很少超过中线。 疼痛区域与受累的三叉神经分布范围相同。 临床上以第Ⅱ、第Ⅲ支单独受累最常见,也有两支同时发病者 眼支:眶上区、上眼睑、眉、前额及颞区。 上颌支:眶下区、上牙、上唇、鼻翼、口角区。 下颌支:颏孔区、下牙、下颌、下唇、颊、 舌。 5、其他 疼痛时搓揉皮肤引起的继发症状。 怀疑牙痛。 继发性可因病变部位的不同,伴有面部皮肤的感觉减退,角膜反射减退,听力降低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6、检查: 目的是明确罹患的分支。为了进一步明确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者,必须同时检查伴随的其他症状和体征,如感觉、运动和反射的改变。 (一)定分支检查 首先要寻找“扳机点”,应按一定顺序进行检查,由轻至重作适当的改变。 拂诊 触诊 压诊 揉诊 (二)三叉神经功能检查 以便了解神经径路是否正常,对年轻病员尤为重要。 感觉功能 角膜反射 腭反射 运动功能 怀疑为继发性者,应做进一步的临床检查 诊断要点: ?间歇性有规律的反复发作性疼痛,发作时间以白天为主。短?长。 ?疼痛局限于三叉神经感觉支所支配的区域。 ?多有扳机点存在。 ?疼痛间歇期无主观及客观神经功能障碍 。 ?三叉神经阻滞麻醉后疼痛缓解(定位)。 ?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症状性三叉神经痛。 (四)三叉神经痛的 鉴别诊断 1、牙源性疼痛 牙髓炎:病灶牙,冷热痛,夜间痛,持续痛。 X片:髓石、病源牙。牙周炎、尖周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