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文地理理论与方法3,4.ppt

  1. 1、本文档共9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讲区位理论 白光润 教授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0612) 一、区位概论 1概念辨析: 分布的地区或地点 某事物占有的场所; 人类活动占有的场所; 人类对事物位置的布局、设计与选择; 人类事物的位置及其与周边的关系 2特点:空间型、结构性、环境性、文化性 3分类: (1)产业区位:生产型产业区位,市场型产业区位(受利润驱动) (2)非产业区位:公共设施区位(最小成本,最大最公平服务)生活设施区位(如住宅区位) 4区位的尺度 以对象的所在的空间范围划分(与对象本身大小无关): 宏观(主体:跨国公司,选择 空间范围:国家层面) 主要制约因素包括国家或地区的政治体制;经济政策特别是贸易政策;国际经济联系,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所属区域经济集团;资源条件,特别是土地、矿产资源状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劳动力状况;文化背景等。 中观(主体:国家或企业集团 、大型企业,选择空间范围: 城市层面 主要制约因素包括城市的位置;城市在国家中的地位、城市职能、规模;城市的社会经济状况;城市与周边地区及其它城市的空间联系;城市政府的工作效率;城市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城市地价水平;城市的环境状况;劳动力资源的潜力和劳动力价格、劳动力素质;城市的文化背景等。 微观(主题:企业、城市管理部门、居民个人,选择空间范围:城 市街区,从距离到空间关系) 微细区位(位置关系代替了距离关系) 主要的制约因素包括城市规划制约、人文环境、生态环境,产业事业关联、市内交通、街区地价、道路结构等。 关系:宏观、中观是框架,微观是具体落实,微区位就是应用区位。 参考资料: 孙鹏、王兴中,西方国家社区环境中零售业为区位论的一些规律[J].人文地理,2002,17(2) 徐琼、倪军、白光润,商业微区位中关联效应浅析[J],华中师大学报2004(增刊):46-51 白光润,微区位研究,上海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2(3) 白光润,论微区位,上海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增刊) 白光润,微区位研究的新思维,人文地理,[J],2004,19卷5期 5传统区位论与现代区位论 (1)传统区位论的特点 追求的目标是最小成本或最大利润出发 ; 忽视环境因素 距离因子起主导作用 逻辑实证思维 可操作性差 二、产业区位论 (一)生产地区位论(狭义产业区位论) 1农业区位论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杜能[德,1783 —1850] 1826年出版《孤立国同农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提出了农业区位论的理论模式。 (2)现代区位论背景与特点 生态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大趋势 知识经济对区位论的挑战 知识、技术、智力等知识型区位要素的重要性大大提高 产业区位在地域空间趋于分散化、个性化 生产组织网络化、全球化 高新技术产业区位研究引起重视 研究领域广泛 集团公司区位问题 第三产业区位问题 非产业区位问题 结构主义、行为主义方法论 追求复合效益最大的目标 二、经典产业区位论 生产地区位论(狭义产业区位论) 1农业区位论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杜能[德,1783 —1850] 1826年出版《孤立国同农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提出了农业区位论的理论模式。 假设条件: 理论模型 :运费高、价值高,不易运输的农产品生产趋近中心 模型变异:城市、河流、谷价、产量 杜能圈的意义 现代城郊农业 价值高、难以运输的农产品靠近城市 价值低、方便运输的农产品远离城市 变异:现代工厂化农业 特大城市不仅仅依靠郊区 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郊区的农业带 农业带 距市中心距离 农业类型 1 10公里 蔬菜、牛奶、花卉 2 10-20公里 蔬菜、牛奶、花卉,粮食向外递增,自给性 3 20-35公里 商品粮、棉花、季节性蔬菜 4 35公里至市界 商品粮、棉花、渔业和奶牛 资料来源:华熙成,上海市郊区农业区位模式即农业生产问题的探讨,经济地理,1982(3) 2、工业区位论 韦伯工业区位论(韦伯[德,1868 —1958,《工业区位理论:第一部区 位的纯粹理论》1909) 运费指向: 遍在原料与局地原料 原料指数=局地原料重量/制成品重量 最小运费原理 ?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的前提下,依据最小运费原理的区位为: (1)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 (2)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 (3)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 用原料指数以及区位重量得出的一般区位法则: 1)原料指数(Mi)1(或区位重量2) 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 2)原料指数(Mi)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消费地; 3)原料指数(Mi)=1(或区位重量=2)时

文档评论(0)

you93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