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东方绘画情结.docVIP

浅析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东方绘画情结.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东方绘画情结   摘 要:古斯塔夫·克里姆特(Klimt,Gustav)(1862—1918年),奥地利画家。他被认为是20世纪西方最杰出的画家之一。1862年7月14日生于维也纳一个制作金银首饰的世家。父亲从事金银雕刻兼铜版工艺,育有七个儿女,克里姆特是家中的长子。家传的金工技巧对画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877年与两个弟弟一起进入维也纳工艺美术学校学习,接受传统绘画训练,毕业后进行壁画、壁饰的艺术创作。   关键词:工艺美术;东方绘画;西方美术   19世纪中叶,随着照相技术的产生,模仿自然的艺术观念和形式受到挑战,艺术家们纷纷寻找新的出路。与此同时,随着日本“浮世绘”的传入,西方画家开始接触并认识东方美术,并且提出“东方文艺复兴”的口号,人们重新审视东方美术,真正领悟到东方美术的神韵,尤其是中国传统美术(包括工艺美术、民间美术、文人画等)的审美和空间构成特色。最早的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作品中就表现出对东方美术的兴趣,继而在塞尚、凡高、高更的作品中也有所表现,新艺术运动吸收了东方美术的造型语言,运用平面的形式、意向的空间背景、抽象的线条以及富于装饰性的画面效果,克里姆特便是这种趋势的代表。他的绘画在形式上没有延续自文艺复兴以来的欧洲写实绘画传统,而是大量借鉴东方美术的内容与形式因素,在尊重本民族的审美习惯的同时,将中国绘画艺术中的线条、色彩、笔墨、形式等因素运用于绘画之中,获得了独特的视觉效果。   1897年是克里姆特绘画风格转变时期,也是他东方风格的开始。他参加青年艺术家小组,并和一部分青年艺术画家组织发起了一场旨在反对学院派美术泥古不化的保守倾向,力求进行艺术创新运动,并成立“维也纳分离派”,担任了第一任主席。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克里姆特对于东方艺术的借鉴,如他为《悲剧的寓言》所画的黑白画中,大胆的运用了平面化方式,画面中间象征悲剧的女性黑色的衣裙衬托出女性白色的面庞,画面两侧象征享受和痛苦的女性则采用中国白描的表现方式,平面的形式、富于秩序感的曲线造型以及画面的装饰性显然都是东方传统艺术常用的造型手段。   克里姆特绘画风格的日趋成熟,他不仅研究、借鉴意大利中世纪镶嵌壁画表现手法,更多地是从东方绘画艺术中寻找语言符号,结合各种材料工艺,追求形式感和装饰性的标新立异。他常常采用羽毛、螺钿、金、银箔的光泽入画,使作品具有华丽的装饰效果。尤其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吻》,在这幅保持镶嵌画格调的水彩画中,汲取了古代波斯细密画的某些表现手法,使用了日本浮世绘式的重彩与线描,色彩中掺入金粉;人物衣着上的图案纹样也很独特,有一种介乎日本趣味与拜占庭趣味之间的混合味;男人的是垂直的有力的长方形直线条图案,女人的则是大小不匀的圆形和曲线纹样,以图案纹样来区别两性的性别,带有暗示或象征的意味。   从1911年开始,克里姆特的绘画开始倾向于中国风格,由于1907年他为奥地利大学所做的壁画的色情和政治内容使他不能容于维也纳社会,于是他远离尘嚣,在艾特森湖边的别墅过起了隐居的生活。这一时期克里姆特画了大量的风景画、女士肖像画,虽然作品画幅和表现内容都不如他中期作品的恢宏富有气势,但其绘画的境界与表现方式则更加接近中国艺术的特点。无论是风景画还是肖像画都具有共同的特征:   首先,克里姆特常常使用中国民间版画、刺绣、陶瓷、丝绸、地毯等艺术品上的纹样作为其肖像画的背景,一方面显出异域的特色,另一方面增加画面可读性,丰富了画面色彩。如《女朋友》中以中国凤凰和牡丹的形象为背景,《舞蹈家》中的中国人物背景,《玛丽娅·贝亚》和《阿黛尔II》中的关云长的形象,都是克里姆特喜爱中国艺术的证明。   其次,克里姆特在肖像画的描写中减弱了写实性,运用线条勾勒与色彩交织的表现方式,带有更强的写意性。从自由的线条与不经意留下的笔触中我们能体会到画面所蕴含的意境。这一时期克里姆特改变了以前工艺化的表现方式,更加接近中国画的笔墨意韵。   再次,与以前对比画面由于作者运用对比色作画使画面鲜艳、明快、视觉冲击力强。画面中往往用红绿对比色构成画面的总体格局,然后以黄、黑、白点缀画面,使画面表现出热烈、华丽、醒目的感觉。如《女朋友》的红色调为主,点缀以绿色;《欧戈娜肖像》以黄色的背色衬托出人物红、绿交织的花裙;《乔安娜肖像》以红背景衬托绿色倾向的上衣,画面红黄绿三大块构成等。   在肖像画方面,克里姆特又创造了其艺术的又一次高峰。克里姆特的女性肖像画在他创作中表现为平面秩序感和装饰感。在作品中,除女性的头部、手部描写较为写实之外,人物的衣裙、背景均用大面积的平涂的色块分割画面。画家在衣裙、头饰等处加进抽象的,富有秩序感的类似于东方织物上的图案或符号,显示出很强的装饰感。由于不同大小、色彩、形状的块面分割画面,人物与背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