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扁鹊见蔡桓公》《捕蛇者说》知识精讲 语文出版社.doc

初三语文《扁鹊见蔡桓公》《捕蛇者说》知识精讲 语文出版社.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三语文《扁鹊见蔡桓公》《捕蛇者说》知识精讲 语文出版社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扁鹊见蔡桓公》《捕蛇者说》 二. 教学目的: 《扁鹊见蔡桓公》 1. 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叙述故事始末,刻画两个人物,表现中心意思的写作方法。 2. 认识讳疾忌医的严重危害,理解防微杜渐、听信忠言的重要意义。 3. 理解“间、居、复、益、应、还、走、及、是以、索”等词语的意义,和“汤、齐、还”等字的通假用法。 《捕蛇者说》 1. 本文在于揭露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表现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注意语调,揣摩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了解乎和而的多种用法。 理解并掌握对比的写法。理解并掌握对比的写法。xuán ,当“回转”、“转身”讲,是“旋”的通假字。 “汤熨之所及也”句中的“汤”,念 tàng,当“用热水焐”讲,是“烫”的通假字。 “火齐之所及也”句中的“齐”,念jì ,当“药剂”讲,是“剂”的通假字。 三、翻译课文 扁鹊进见蔡桓公,站着(看了蔡桓公)一会儿,说道:“您的皮肤纹理间有点小病,不医治恐怕要加重。”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离开后,桓侯(对左右的人)说:“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这(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对桓侯 )说:“您的病已到了肌肉里,再不医治,将会更加严重。”桓侯没有回答(不理睬扁鹊)。扁鹊(只好)走了,桓侯又很不高兴。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对桓侯 )说:“您的病已到了肠胃,再不医治,将会更加严重。”桓侯还是没有回答(不理睬扁鹊)。扁鹊(又只好)走了,桓侯又很不高兴。过了十天,扁鹊(进见时)远远地看了桓侯一眼,转身就跑。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为什么跑),扁鹊说:“皮肤纹理间的病,热水焐,药剂敷,可以达到、治好;肌肉里的病,针灸,可以达到、治好,肠胃里的病火剂汤药,可以达到、治好;骨髓里的病那是司命神管的,(医生)没办法了。(桓侯的病)现在到了骨髓,我因此不再说话了。”过了五天,桓侯浑身疼痛,派人去寻找扁鹊,(扁鹊)已逃到秦国去了。桓侯就死了。 四、讨论 论题一:本文是如何记叙扁鹊和蔡桓公见面的情形?填写下表: 见面次数及时间 扁 鹊 蔡 桓 公 第一次 第二次(居十日) 第三次(居十日) 第四次(居五日) 结果(居五日) 论题二:扁鹊在第四次见到桓侯时,为什么“还走”?最后,扁鹊为什么要离开蔡国,逃到秦国去? 论题三:以头脑风暴的形式想想扁鹊和蔡桓公各自的性格特征。 论题四:蔡桓公的病开始并不严重,为什么后来会变得无法医治?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论题一:答案略。 论题二:扁鹊“还走”是因为桓侯的病由轻而重,终至不可救药。扁鹊逃到秦国去是为了避免惨遭迫害,这体现了他的机警果断,也从侧面反映出蔡桓公为人的蛮横与残暴。 论题三:扁鹊——医术高超,尽职尽责,机警果断;蔡桓公——刚愎自用,讳疾忌医,蛮横残暴。 论题四:启示如有病须早治,切勿讳疾忌医(有病不肯说,又怕见医生。现多比喻掩饰缺点,不愿改正。);对待缺点错误,应该防微杜渐;不可主观猜忌,切勿拒绝忠告;要避免祸患,必须见微知著,及早加以提防。 五、资料补充 扁鹊,姓秦名越人,因他曾在济州卢县一带长期行医,故又称卢医。他是战国郑人,当时名医。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载:他少时为舍长(旅店主人),遇舍客桑君,“秦越人独奇之”,“常谨是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往来出入十余年,故“乃悉取禁方书尽与扁鹊”,因而扁鹊能隔墙见人,诊病时能尽见病家之“五藏症结”,而尤精通脉学,传说中医切脉术就是由他总结的。他过虢,虢国太子暴病假死已半天,已待棺敛,扁鹊先针灸使之苏醒,然后以“五分之慰”、“八减之齐和煮之,以更熨两胁下,太子起坐”后服汤药二旬,太子复健如故,因此天下皆认为扁鹊有起死回生之术。对此他加以否认说:“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这样的解释是符合科学的。后来他过邯郸,闻该地贵重妇人,即为带下医(妇科);过雒阳,闻周人敬重老人,即为耳目痹医;入咸阳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自此名闻天下,人们以上古传说中的神医“扁鹊”称他。 韩非笔下的扁鹊形象,实是先秦医家的一个代表人物,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我国的医家,自传说中的黄帝作《内经》,神农尝百草,春秋时替晋景公确诊“病入膏肓”的秦国名医缓(见《左传》),韩非所塑造的扁鹊是其代表,是第一个完整的神医形象,这对司马迁为扁鹊作传提供了重要的素材,且对后人为张仲景、华佗、皇甫谧、孙思邈等作传均有较大的影响。“扁鹊再世”也成为人们称颂良医的赞语。由此亦可证韩非塑造扁鹊形象的成功。 《捕蛇者说》 一、背景简介(文体和作者) 说,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 柳宗元(773——819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