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溃疡性结肠炎和肠易激综合征结肠黏膜HBD—2、NF—κB、IL—6和IL—23的表达
[摘要]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和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结肠黏膜HBD-2、NF-κB、IL-6和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溃疡性结肠炎(UC组)和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IBS组)各40例,另选择正常对照组20例,取结肠黏膜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HBD-2、NF-κB、IL-6和IL-23染色。 结果 UC组HBD-2、NF-κB、IL-6和IL-23阳性率及表达均显著高于腹泻型IBS组和对照组(P 0.05)。UC患者黏膜HBD-2、NF-κB、IL-6和IL-23表达之间均呈正相关(P 0.05)。 结论 HBD-2、NF-κB、IL-6和IL-23在UC结肠黏膜中高表达,参与UC的发生发展过程,而IL-6和IL-23在IBS结肠黏膜中高表达,IBS黏膜炎症改变与轻度UC相似,IBS与UC之间存在相关性。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HBD-2;NF-κB;细胞因子
[中图分类号] R574.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2-0042-03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慢性结肠炎症,病因尚未明确,炎症性细胞浸润及大量细胞因子释放参与UC的发生发展,导致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受损,发生充血、糜烂、溃疡,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消化道症状。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常见功能性胃肠道疾病,主要包括腹泻型、便秘型及腹泻便秘交替型,慢性炎症反应是主要的原因之一。核转录因子κB(NF-κB)与炎症性反应密切相关,而人β-防御素2(HBD-2)在炎症性肠道黏膜中高表达,与肠道慢性炎症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检测UC及腹泻型IBS结肠黏膜中HBD-2、NF-κB、IL-6和IL-23的表达,探讨UC和IBS的发生发展及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上虞市中医院进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并符合2010年世界胃肠病学组织制定UC诊断标准[1],且经病理学检验证实的40例患者患处黏膜标本,以及符合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诊断标准[2]的腹泻型IBS40例患者降结肠黏膜标本。UC患者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11例、中度17例、重度12例,男22例,女18例,升结肠12例,降结肠13例,乙状结肠15例,年龄19~62岁,平均(38.94±10.68)岁;腹泻型IBS患者,大便常规和潜血检查均为阴性,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男21例,女19例,年龄20~64岁,平均(39.27±11.84)岁;另选择20例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并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正常黏膜的健康者降结肠黏膜标本为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年龄18~63岁,平均(41.93±10.57),无消化系统症状和体征,取降结肠黏膜样本;三组均排除急性胃肠道感染、免疫系统疾病、近期服用水杨酸制剂、免疫调节剂、激素等药物史。
1.2试剂与仪器
兔抗人HBD-2多克隆抗体、兔抗人NF-κp65多克隆抗体购自美国Santa CruZ公司;兔抗人IL-6多克隆抗体、兔抗人IL-23多克隆抗体及即用型快速免疫组化MaxVisionTM试剂盒购自北京博奥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日本奥林巴斯CX41显微镜;Image-pro-plus 6.0专业图像分析系统。
1.3方法
标本经10%甲醛溶液固定后石蜡包埋,连续切片,选择典型切片,进行脱蜡、水化、3%过氧化氢室温孵育15 min,高温修复抗原,采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HBD-2、NF-κB、IL-6和IL-23染色,操作按试剂盒说明进行。显色、冲洗、苏木精复染、脱水、透明。
1.4 结果判定
HBD-2、NF-κB、IL-6和IL-23均定位于细胞质,以棕黄色颗粒为染色阳性。光镜下进行定性判断,200倍视野下随机选择10个不重叠视野进行观察,计算阳性率;400倍视野下随机选择5个不重叠视野进行定量分析,采用Image-pro-plus 6.0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表达强度以阳性部分累及吸光度值表示。
1.5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各组结肠黏膜HBD-2、NF-κB、IL-6和IL-23阳性率比较
UC组HBD-2、NF-κB、IL-6和IL-23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腹泻型IBS组和对照组(P 0.05),见表1。
2.2各组结肠黏膜HBD-2、NF-κB、IL-6和IL-23表达强度比较
UC组HBD-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